绝对谈不上收藏, 只是在某个无聊的时间段突然很想找点事做做。
除了很小的时候收集过一点糖果纸,最正式的就是集邮了。陆陆续续的从讨别人的信封开始到自己有能力和票友交易,特别是参加工作后,手里已经有相当可观的库存了。 可是每年江南的梅雨季节会延续一段时间, 很多东西会发霉,包括书籍字画。 听人讲有一种香可以防霉, 买了香却找不到别致好看的香炉。 有天和待我象女儿般的老太提起这件事,她建议去旧货摊买个仿古的用, 觉得IDEA 不错, 不过按自己的脾气也不会用仿的,马上找真家伙。 那应该是94-95年, 要找这些东西还很容易, 价格也就几百, 在国画院工作的朋友几个电话就搞定了, 在他们眼里, 这些太小件的东西就纯粹是毛毛雨玩具, 先秀二个:
这应该是自己收集的第一个有年代的东西, 当时很便宜:

这是烧盘香用的,和普通的香炉造型上有区别, 是手中所有香炉中个头最大的一个:

再秀一个体积最小年代最久最贵重自己最喜欢的一个:

其中还找到几个手炉,像是从前妇女在冬天暖手用的, 很小的个, 20-30CM 的直径, 当时很新奇就毫不犹豫买下了, 这是其中的一个:

收集这些旧货用老哥的话说就是“上了贼船就下不来了”,因为在寻找你想要的东西过程中, 那些专门的掮客会给你无穷无尽的“诱惑”,他们能推算出你有多少经济能力,知道你的喜好,然后就不断秀你东西。 于是在不知不觉中走入了他们的“圈套”, 嘿嘿,从小件小件的开始一点一点无意中把面又扩大了。 这是鼻烟壶:

最“发疯”的一段时间应该是迷上瓷器那个阶段。 有个丢人的事: 一次说是在安微一户人家有对祖传的青花坛,说得天花乱坠的,于是周六和二个朋友一早开车就去了。 那好像在安微和山东之间的一个小镇, 几乎开了一天的车, 那时还没有高速, 路况差的要命,最痛苦的是找个能进的去的卫生间很难很难, 糗很大不能说!是秘密~~
青花坛子很美, 没有一丝瑕疵,开价也不低,可我又看上了人家戴在脖子上玉蝉, 非要不可。 好说歹说,多加了1000才把二个东西带回家。 当时那个开心呀,晚上住不好也不要紧,那个旅馆真的是没法说, 和衣蜷了一夜,第二天小心翼翼开车回去后立马到博物馆去鉴定, 哈哈, 倒不是假的, 但是民国仿制的! 顶多几百就拿到 :-(。那个玉蝉倒是老货不假(几年后这玉蝉的价格翻了几十倍,这是后话)。
和老哥说起此事, 他骂我“你昏头了!BLABLA,,,” 嘿嘿,事后想想是很危险, 有事的话损失的不仅仅的财物。 常常做事天不怕地不怕的,过后才害怕, 改不了的臭脾气。 现在那对坛子给父母了, 他们就放在一进门的茶几上,专门用来放钥匙的——不过至今没敢和父母说花了多少钱。
总要有个过程和代价嘛, 这样安慰自己说:-), 秀秀收集最多的瓶瓶罐罐吧:
最普遍的青花瓷瓶:

带粉色的:

彩绘的一对:

非常喜欢的一套茶具, 表面烫金。老想着要带过来用, 怕碎只好放弃:

盘子中最多的就是龙盆,先秀一个张牙舞爪青花的:

一对青龙:

龙凤呈祥:

山水意境,特别喜欢这个:

蝙蝠到——福到, 薄的透亮:

喜欢这个色彩:

唯一的一个象牙,上面有108个小顽童, 栩栩如生, 这是一部分:

对老家具不太感兴趣,自豪的一次是收了人家拆迁户的旧窗户,很便宜,是花梨木的, 把它装在二楼的走廊了, 但和旧旧的褚红色一配效果有点暗, 不是太喜欢:

那几年好像特别无聊,也不知道要做什么,对这行根本也不懂, 特别是那些字画,但只要鉴定是真的, 宁愿不要漂亮衣服也要把货“吃”下来。 稀里糊涂中就把家里的犄角旮旯堆满了。出来后就没有那个机会,加上近几年收集的人多了, 价格翻倍地涨。每年回去看看只能说到此为止不敢伸手。这种没有底的对自己来说太昂贵的收集爱好只能控制在某个阶段。理论上说虽然是无意中做了一个回报率最高的投资, 但不可能也舍不得去卖掉。留着只是做个纪念吧, 那曾经无所事事,昏昏噩噩的几年。
谢谢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