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的陷阱 (图)

来源: 2009-05-11 08:59:39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one flewover the cuckoos nest


制度的陷阱

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David Souter宣布退休,将有一个席位空缺。现在,提名机会给了奥巴马。奥巴马宣称:“感同身受的能力,理解人们的希望和困难的能力,是作出公正裁决的基本要素。”

保守派大师Thomas Sowell在专栏里说,那是个危险的信号,这反映了最高法院会从法制(rule of law),被多大程度上推到更多的随意裁决和推动左派政纲的地步。代表法律正义的女神形象,一手拿着天平,代表公平,另一手拿着宝剑,代表执法的武力支 持,而她的眼睛是蒙着的,象征法律不看一个人是谁,只忠实于法律。性别,年龄,族裔,不该影响法官的断案,不该影响最终的裁决。

“无论法官感同身受能力多强,不要引入这些情绪和感情,只要闭着眼睛遵照法律裁决就好。”

。。。为什么要闭着眼睛?不需要看一看,想一想吗?

在今天的美国,任何想有所作为,希望改变的人,会发现四处周遭都已经被这些写在纸上的几百年前的各种条条框框,捆绑的寸步难行。

中国的历史学家钱穆在分析中国历史时早就指出,中国政治制度演绎的传统是,一个制度出了毛病,再定一个制度来防止它。相沿日久,一天天地繁密化。于是有些变成了病上加病。越来越繁密的制度积累,往往造成前后矛盾。这样,制度越繁密越容易生歧义,越容易出漏洞,越容易失去效率。这就是所谓的“钱穆制度陷阱”。

不是凡事都可以用法律条款加以界定,也不是应该用法律条款加以界定的事情就总能得到恰当的界定。什么事情应该用法律条款加以界定,什么事情不应该用法律条款加以界定,需要用法律条款加以界定的事情要能得到恰当的界定,这些都是法治的重要的问题。

理论上,存在一个最优的法律数量和最优的法律条款数量。不是法律越多越好,也不是法律条款越多、规定得越细越好。使用法律制度是有费用的,而且这费用常常不菲。如果法律需要金钱的参与,又怎么能体现法律的公正呢?假如法律界定了本来不应该由它界定的事情,或者虽然界定的是应该由它界定的事情,但是却做了不恰当的界定,这样的法律不是要祸害社会吗?

法律是强制实施的制度安排,但是执行法律是有成本的。法律说一块地可以建什么,但是真的要实施,那么另一些法律。环保,道路、水电等等的手续可能要耗你十年八载,这尚在其次,只要有邻居联手反对,可以利用的土地很可能变为废物。任何行业,律师愈多,其权利界定愈有问题。美国的土地使用律师成为一个庞大的行业,就是因为有这种种种种的成法。

英国《泰晤士报》的调查,欧洲180名全职企业律师认为,美国法制系统“充斥着圈套与陷阱”,这些陷阱通常包括美国联邦体制的复杂性,“州政府与联邦政府辖下级别繁杂的各级法院、检察机构和监管机构”。他们最急切期望避开的就是美国的司法体系。

任何制度,没有了人的道德的约束,都会变成一个腐朽的制度,美国现在面临的就是这样一个困境。各个在现存制度里占据关键位置的利益集团,就会竭尽全力,谋取私利,并对任何挑战他们独占利益的,用道德高地来扼杀。当年的罗斯福发现只可以用独裁(或者好听点,叫做行政权力集中)来拯救美国,而今天已经被腐化了的体制,不光本身无法提供面临挑战的对策,还可以占据道德高地,来继续阻止任何对既得利益的挑战。

尼采说,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他们需要的仅仅是看看别人怎么做。于是我们需要制度。对于人性的软弱,没有人能逃避。于是我们需要制度,一个可以抗衡人性丑恶的制度。只是制度作为现代文明的骨架却是现代文明所不能逃避的悖论。制度之所以是制度就因为它作用于每一个社会人,所以它在抗衡丑恶的同时,也压抑自然的人性。

电影《飞越疯人院》的结尾,酋长闷死了已成行尸走肉的Mcmurphy,然后逃出了疯人院。在这个小小的疯人院里,所谓的规矩决定着一切,看似平和的表面掩藏着冷漠的现实。这是一部挣扎的电影,也是一个现实寓言。对于个性的压抑,对于本能的扼杀,抗拒,反抗,反叛,在这个疯人院发生的一切也出现在我们的世界里。不同在于,我们会为 Mcmurphy 惋惜,却没有人为我们感到悲伤。

在现实中,有“病”的并非任何有形的个人,而是传统、道德、社会里根深蒂固的思想准绳, 以及其他成文未成文的制度。

现代文明是建立于反自然的基础之上,与之相应的,现代社会的种种成文或不成文的制度、道德、宗教等等都是对于本性和自我的压抑和重塑,在一个稳定的社会中,人的自然属性被置于最次地位。制度的功能在于保持社会在某个范围内生长,任何越界的行为都将意味着惩罚和牺牲,

疯人院里,究竟谁才是违反人性,违反自然的疯子。人成为社会化的,系统的一部份,必定有潜在的程序在维系着这个系统的运作。问题是谁编制了这个程序,这些程序代表谁的利益。如何来解释标榜自由的媒体的被垄断。所谓民主制度下的战争狂热。。。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玫瑰” 酒吧。
  • 美的: 感性,理性与灵性 (图)
  • 论艺术和艺术精神 (图)
  • 09年春艺术品市场 (图)
  • 刘溢:关起门来折磨自己,打开门来吓唬别人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