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意思
很少从形式主义这个高度去考虑文学性的问题——但仔细一想,度过的少有的几本文学分析书似乎也就是从形式主义去分析论断和评判文学作品的。
形式比内容重要,或者说是形式决定了内容,而不是相反。
读来有很醍醐灌顶的感觉。
内容都可以是平庸的,而形式取决于作者的慧心和他们的天赋。
从这点来说,一部作品有不断的闪回,back and forth,从多角度进入故事,那么这部作品肯定比一部平铺直叙的作品要来得有气韵和层次。
反观中国的文学作品,例如四大名著,似乎很少用到类似的文学技巧。是否和小说发展的时代和历史局限有关?
请多写点,希望读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