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否能够不在文字的基础上思想交流呢?
我的意思是指 我们不用一些 时常用的特定话语 来表明我们的内心物语
所谓的特定话语诸如:
有无
用科学的术语或哲学形式来表明抽象的东西:如《属性复制》
佛法的语境
我的特殊名词:道法无道/直觉/静悟/大道的形涵
相对主义类型的象征性对比
心灵鸡汤
个人的经历折射 所使用的[奥妙]词汇
可是为什么我要如此要求或追求呢? 我也不知道
也许累了吧
也许觉得对牛弹琴

也许不想搞一种世俗主义的语言对话
可是我在想一个问题:我们的文字如何与大道 看成是同一种(如果能够归类成一种的话)
虽然我曾经在《人生?真理?》说过:
谈论人生或真理 往往是出于个人的执著
但是我希望您们不要以为 我是在说:人离开了执著就没有了人生或真理
或者以为人生或真理 不值得谈
我只是在表明:
以自己的执著来谈论人生或真理 往往就会陷入我们哲学论坛上有的争论病态
甚至在文字上不断地“设法”逃离自己的内心所感受到的“内涵错位”(虽然我们未必就是这么坦然地承认自己这方面的“诡诈”)
如果文字是用来当作一种交流的“工具”
那么我们就意味着我们所谈论的 实际上都是以工具来谈论各种内涵或道理
可是工具是否能够说明内涵或道理么?
如果文字只不过是一种工具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谈天说地呢?
~~因为我们既然可以谈“天”说“地”耶~~
于是能够谈天说地的文字 我想必定有我们所无法意识到的普通性吧!!!
正如每个人都说我的文字书写很特别
然而如果我们不被所谓的[特别/普通]这种文字意义上的虚荣心时
我想您必然会明白 一切的特殊性 只不过是我们的肉眼的一种限制
说限制也不对--因为这个世界根本没有所谓的限制(我们总是在不自觉的命令中彼此地限制)
如果您们以为怀疑限制的存在性就等于说[存在的任意性]诸如此类的推论形式
我想您们还是陷入了 非此即彼的相对主义选择当中
理由是:您们看不到自己的内心的黑洞 就是造成一切对立矛盾的真正属性和根源
谈到这里我也发现自己的矛盾了
诸如文字中用来“限制”一切思想的有机结构(即使是无形的)和因素
诸如我用来反对[特殊/普通]的一些描述形式
这些都是我在使用文字中 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自打嘴巴
因为如果我们能够放下自己的情绪和怨恨--我想我们会承认自己说:
一切的道理或文字论述只不过是 在[尝试=常识]的基础上重新洗牌罢了
正如我们都在桌面上不断地掌握对自己有利的概率
可是用概率来比喻我们在文字论述时的基本心态(实际上我要说的是“动机” 不过总觉得有一些不妥)
老实说并不能说明我们的内心对文字的一种无意识性
因为我们都无法了解自己的来龙去脉
即使不谈论自己 就连今天这一秒和下一秒 我有什么不同--我想我们也很难完整地掌握自己的内心变化吧。。。。
除非我们能够从自己的肉体中脱离出来
可是这种要求太苛刻了
因为没有人是超脱的--但是我们总是想尽办法 用各种暗示超越的话语 来表明我们的境界
这里很可能存在一个奥妙:
我们总是在自己的身体之内 用一个普通的文字来表明我们所幻想出来的 诸如“内心”这种文字的超越性
这是什么样的一个奥妙?是因为文字吗?还是因为[我们在自己的身体之内使用文字]?
我也不知道如何解答我自己的问题(因为我感觉到这种问法 简直就是将一连串分解开来 然后叫人进行何者重要的选择意志)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谈了这么多 我并不是谈论某种道理或哲理
我只是谈论文字
或者:我以道理的方式来谈论 文字本身的本性或天性(如果我能够如此描述这种“本身” 的话)
我之前已经说过:
我们的文字太多虚荣表述了,诸如大道,超越,境界,心境等等
如果我们能够 不按着自己的内心和各种游戏规则 乃是用一个纯朴的心
我们是否能够用“更简单的文字”来表述更多的内涵--而不是更深的意境呢?
不过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只知道我们生来就有很多奥秘需要知道
可是我们却从来不曾想过 很可能一切的奥秘都是人心自己想出来的“魔术”
因为人们总是用肉眼看世界--所以必然用 肉眼所要求的文字形式来 导致文字通俗化或神秘化
也就是说 即使我们常说“要用心去看世界” 但是这只不过是 借口
因为人们往往尽可能用连自己都不知道的方式来 逃避自己的无知
正如真正快乐的人 不会说“生活只要快乐就好”
正如一个背叛的孩子说 “我想要自由”
然而以上这两者并不是为了快乐或自由而斗争
因为在他们的关键里 他们内心的记忆只剩下[想要]和[只要]
同样的 人的身心灵原本就是一起的 可是
为什么我们偏偏要说“它们是一体”呢?
为什么我们要说“内”心呢?
为什么我们要刻意用“内心”来谈论我们所失去的精神生活呢?--精神的一定就是生活的 吗?
所以当我们在使用文字来表达所谓的大道或意境时 我们到底是否深刻承认自己的动机呢?
文字与动机 这两者既不是冤家路窄 但也不是知己
倒像是“既来之则安之”的随机性(而不是随意性)
所以如果我们刻意忽略自己的动机 那么无论我们说得怎么样动听和有道理
我们总是还是自欺欺人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