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花我不会治,但为你想了一个好名字
昔有越女,持花玉兰,蹒跚于山路,突遇一癞疤和尚。
癞疤和尚立于路旁,开口言道:妇人行路不稳,何故如此?
越女答道:妾有玉兰,病入膏肓,恐不久于尘世矣。妾与此花,情同姊妹。倘玉兰败去,妾誓不独活于世。
癞疤和尚忙止之曰:吾观二美颜色,均无尘外之象,自请放心。一时之病,吾有疗法。
越女急问:如有妙法救玉兰之性命,妾愿 ……
癞疤和尚忙道:不必不必,托夫阿密。汝为女后,玉兰花后,岂能同处一室、共事一夫?两后相克,不可不可。
汝听吾言:
汝居室内,花移室外,各得其所,各得自在。
室外之花,日浴阳光,夜经风雨,得保性命。
室内之女,日沐书香,夜承雨露,亦得生趣。
再者,
汝须更名为“病玉兰”,一者昭示姊妹之情,二者纪念今日之事。三者,汝得此名,必有助于文章,纵横网上。日后病玉兰之文名,必不逊于赛金花。
越女跪下道:大恩不言谢。请受贱妾一拜 ……
癞疤和尚忙扶起道:请起请起。一吻,一吻足矣。……这里,这里,… 嗯,嗯,……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次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