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克的大作“一个中国留学生对东西方“做人”方式的心得体会”在文学城登出以后,受到网友的关注,很多网友跟帖写了读后感,在此,阿猫代表迪克向大家表示诚挚的谢意。
有一位网友ktfun写了如下跟帖,阿猫读后觉得ktfun同学很有思想也言辞也很犀利,尤其是ktfun花了时间写了一长篇跟帖,让阿猫觉得很开心甚至是有点受宠若惊。不过,阿猫不能同意这位网友的想法,所以也花了大把时间回复,只是想做到思想交流或者说是思想交锋也行吧。
现将ktfun的跟帖ZT如下:
迪克在外时间还太短,还没感受到西方的等级和无理的优越感。他们的浅薄跟我们国人不相上下,只是他们更虚伪和演技更好,说得好听点你也可说教养好点。但也只是“人生若如初见”。
“不过那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让人觉得少了那么一种西方式的人道主义情怀。”。不是很懂迪克的LOGIC。被人道怜悯掩饰了的优越感是要被顶礼?我看迪克在跟外人交往前已在心里默认瞻仰他们的优越和矮化了自己,从而享受和感受了他们的人道关怀。
有些想当然的横向对比是建立在一种不合理和被误导而致的自身心理矮化的假设下,从而我们的思考变得片面。
对别国的傲慢和浅薄轻视存在于大多数西人中。因为他们大多数人也是有很深不安全感和自卑感的。从深处看,都是人。局限性是公享的。
而从我们本身来说,我们每地方的人都有自己家乡的自豪感。年轻人的优越感也并不同等于对他人的轻视。但加上言语和口音等交流的隔阂,容易加深误解。
自省和改进是上进的,但对年轻人你们该更成熟和严谨。
阿猫觉得ktfun是一个成熟严谨的人,所以阿猫也很严肃地回答了这位同学的跟帖。全文如下:
ktfun,新朋友啊,握手握手!
迪克的想法是他自己在生活里的体验,对于迪克的想法,我总是爱听也愿意记录下来,将来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优秀的中国青年成长的足迹。
对于迪克的想法,我个人感觉他的见解很犀利,迪克很有思想。我更同意西方教育学理论,即鼓励大家思考而不是将老师或者是个人的意见强加给他人。当年我也是一个稍稍有点思想的人,在中国的那个大环境里,常常被周围的人批评教育,弄得我痛苦不堪,甚至可以说生不如死。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大脑,每一个人都应该自由思考,如果连思考都要被拷上枷锁的话,那个世界就是人间地狱。我当年拼死拼活地逃离了那个让我窒息的人文环境,如今我生活在一个自由的世界里,难道我还要对一个二十二岁的年轻人套上一副思考的镣铐吗?
我想,迪克更愿意同西方人交往的另一个原因,可能就是没有人在听到他的言论时,非要纠正他的想法,或者说是非要帮助教育他吧。这里是一个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的地方,迪克感觉开心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这种自由的气氛吧。
我无意评判教育迪克,因为我不愿意也没有那个能力。如果说,只是假如,我好为人师,常常教育批评迪克,纠正迪克的想法,常常表现出自己很有威严,很成熟严谨,那么最终的结果只有两个:一是分道扬镳;二是将迪克变成第二个我自己。这两个结果都不是我愿意看到的。
听你说的话我都看到了。谢谢你的指点虽然我不同意你的观点。
版权所有,谢绝转载!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思想交流与交锋
所有跟帖:
•
有点意思
-lanyi-
♀
(0 bytes)
()
04/17/2009 postreply
07:32:32
•
是化名,呵呵,谢谢阿健那么认真滴回复!
-hairycat-
♀
(0 bytes)
()
04/17/2009 postreply
14:5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