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Three (of Ivy League universities) — a term used to refer to Harvard, Yale, and Princeton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美国大学史上,曾有一很有意思的往事:用Yale 票子,Princeton点子 ,修Harvard的房子。对于此事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在此就只写过程,不作评论。
自打《赠地法》《老兵法》后,美国的公立大学风生水起且后来居上,相对于一些老牌的只作古典英式教育的私立大学,这些新秀们在建校之初就析取了德法高教的精华(注:美大学模式=英式本科+德法研究+英式大学后继续教育)日益彰显旺盛的生命力,UM(密歇根大学,成立于1817实际1841年才开办)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在南北战争后,它声誉鹤起闻名全美。
反观当时的Harvard,虽是全美最早建立的私立学院,但却十分的僵化落后且日益贫穷衰败,教授们迫不及待的力求革新,在1866年时一位教授的改革宣言声称Harvard不如25年发展历史的UM,甚至还有人提出向UM学习。(至今UM还有卖一类T恤衫,一个的大Harvard,一行小字注释—Michigan of the East)。
在这危难之机,艾略特校长走马上任力挽狂澜(他也是看走眼催生了西岸Stanford U的那位校长),Harvard 渐渐发展壮大起来直到续任的校长洛厄尔管理之时,又陷经济困境,在1900时,Harvard 的校舍破烂不堪且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住校,这被当时纽约一记者称位社会孤儿院,学校经费捉襟见肘,改革不是不为,而是不能为。与此同时,其它的私立学院情况并不那么悲观,因德国化趋势强劲席卷全美,那时Yale已有研究生院,科学学院,普林斯顿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学校改革。然而,无论这些有钱无钱改与未改,大学都遇上了同一棘手问题,那就是注重德式研究的模式使得师生独立空间增大,联系更少更加陌生。
于是,Princeton校长威尔逊力主效法牛津剑桥的住宿学院,但被学校否决。与此同时,一位Yale毕业生哈克耐斯继承了大笔遗产,想捐给母校建立牛津式的住宿学院但yale一直不持可否。
Yale是Harvard毕业生建立的,校名也是Harvard毕业生定的,H与Y关系源远流长,这位钱没有捐出去的Yale校友,续而就捐给热情而贫穷的哈佛,于是1300万美元在查尔斯河边修建了7个住宿学院。此举为Harvard后续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优势基础。
————————————————————————————————————-
Gossip Girl》里有一句戏言”Yale is the place i should go, and Princeton is just a training school !",MIT有卖夹克一外套,大的HARVARD,由一溜"People go to Harvard because they cannot get into MIT"小字组成,等等,这些不过是生活细微之处无聊的“文人相轻大学也俗”逗趣,无关紧要,真正的实力,从来不是戏说出来的。
小跟风司令的三大巨头: Big Three 的一桩往事
所有跟帖:
•
那是的。
-白梅格-
♀
(878 bytes)
()
04/13/2009 postreply
21:17:22
•
Upenn个别专业的学生平均年龄。
-白梅格-
♀
(0 bytes)
()
04/13/2009 postreply
21:26:34
•
很有意思的一段历史往事
-來自大涼山-
♂
(64 bytes)
()
04/13/2009 postreply
21:21:20
•
1869,10.19艾略特的就职演说是美高教史最重要演说,
-白梅格-
♀
(145 bytes)
()
04/13/2009 postreply
21:33:43
•
格格你没事多写点这方面的故事
-淑女司令-
♀
(0 bytes)
()
04/13/2009 postreply
23:28:52
•
原来它们也曾很落魄啊,自我得意一番,呵呵。
-金笔-
♂
(0 bytes)
()
04/13/2009 postreply
21:35:24
•
顶格格,这类故事我很喜欢,我前一阵子在子女坛
-淑女司令-
♀
(65 bytes)
()
04/13/2009 postreply
23:20:58
•
HBS的campus的建筑设计充满了现代气息.开放和严谨学术风格...
-彩云舒-
♀
(0 bytes)
()
04/14/2009 postreply
06: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