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许多人都希望有真爱。但是当遇到太多的帅哥美女时,真爱似乎就不再是“首选”,以至于用自己的感性尺度来“追逐”(而不是寻找)自己的猎物--如此,告白就犹如向人们炫耀自己的“多少次”一样地神经质。直到有一天所有人不再相信真爱,爱情游戏就是现实人们的虚无主义病症。在病症当中,没有了认真,只有承认--这就是人们生活的悲剧,也是爱情的悲剧
实际上我的确还没有伴侣。记得在学院时期,我也暗恋过许多的漂亮又娴熟的女生--但是最后我不敢去表白我的真意。因为当时我内心知道,我之所以喜欢,并不是因为爱的缘故;而是因为我的心理需要--像这种只是考虑自己的心理需要,而不顾他人的对爱的渴望的尊严,的确是非常自私的举动。就是因为我知道人们的自私往往是与他的心理需要相联系,所以我才选择放弃表白的机会。实际上那时候我一两位的女生曾经不断重复地对我说过:你知道吗
,我已经爱上一个人了--那时我只是笑笑回应--他再次对我说:你到底听到了没有,我已经爱上一个人了。我就说,为什么你要告诉我?我又不是爱情专家。从此再也不敢在我面前提起“爱上人”的话题了 就这样我就带着这种暗恋离开了学院生涯。
出来社会这么久,我那些朋友(而不是好友)时常抱怨说,现在的女人真够势利眼的。找男朋友都要看条件,讲帅气,有风度。从他们的语气中,我知道他们开始对真爱有所动摇,并且掺杂着怨恨和无奈的悲伤情绪。因为他们似乎已经察觉到:真爱和女人似乎无法划上等号--所以人们才会在幻想中“存留”自己那一份傻里傻气的[孩童时期的恋爱观]。这种对真爱的心理压抑,以至于只是用身体语言来表示的爱情游戏,让他们在疯狂中“透露出”自己的悲情和伤痛。那些玩弄男女关系的人,不就是因为他们开始对自己“孩童时期的恋爱记忆”所损失的部分进行各种各样的[世俗报复]么?当一个孩子得不到家庭温暖的爱时,他就只好以自己的调皮来寻找自己的所谓真爱。可是到最后,孩子心灵中的所谓真爱,不就是自己调皮和耍赖的产物么?
可见人们心中的孩童记忆,是多么地影响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人们因为得不到真爱,所以才会在现实生活中用孩童时期的调皮和耍赖来追逐自己的“梦幻美少女”。这就造成人们在追逐中渐渐地失去了对真爱的忠诚与誓言。这种“渐渐”是一种犹如慢性自杀的可怕的结局--因为人的迷失自我都是从这种(因为怨恨与悲情所引发出来的[作为一种世俗报复性质]的)生活追逐“演变”而来的。
实际上,真爱还是有的;只不过不能再用“渴望”这种简单的单纯来作为真爱的地图路线。我们应该用另外一种“更有力的单纯”来掌握真爱的真谛。于是这里只有一句名言--认识它的人明白,不明白它的人就以为我在增加人世间的罪恶与泛滥。这句名言就是:
如果找不到真爱,那你就去制造真爱--让对方明白你的“真”,也让你自己不断深化内心中的“真感”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