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猫从小就有一个外号--“包打听”。阿猫对身边的事或者天边的事,只要沾一点边,就要打听清楚。今天的故事,就是阿猫经过长时间的打听,再经过自己的分析和加工,拼凑出来的。在道德沦丧的今天,阿猫不知道这是家庭丑闻呢,还是一桩凄美的爱情故事。大家见仁见智,愿意怎么理解都行,只要读完后不来痛斥阿猫就好了。
阿猫对外祖父的印象很模糊,但是心里很清楚,外祖父一点也不疼自己,最疼的是表哥们。不过,阿猫有妈妈疼,所以并不在乎外祖父是否疼自己,从小对外祖父没什么感情,不恨也不爱,很是无关痛痒。不过,在阿猫的成长的过程中,听到了很多外祖父的故事,外祖父在阿猫心里的形象逐渐高大起来。到现在,外祖父已经成了阿猫的偶像。不过,阿猫今天不讲外祖父的光辉事迹,只讲一个有关外祖父的红袖添香的悲剧。
阿猫从小就特别八卦,总是觉得外祖父的生活有着一些让人讳莫如深的秘密。一天,阿猫的妈妈与一位亲戚聊天,说:过几天就是小哥(阿猫的小舅父)的生日了,小哥与姐姐(阿猫的姨妈)同年,我们该给小哥庆祝生日了。阿猫一听这话,心里一激灵,赶紧问:妈,小舅舅比姨妈大多少啊?妈妈说:六个月吧。阿猫一听,心里又一激灵,说:你不是说十月怀胎很辛苦吗?怎么小舅舅和姨妈才相差六个月呢?妈妈一听,脸都变白了,忙说:小孩子家家的,懂什么!说完就转换了与亲戚聊天的话题。
阿猫把这件事儿放在了心里,没事就找妈妈聊天,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还真把这个故事打听出来了。故事的梗概是:
阿猫的外祖父是一名五四青年。在五四运动爆发的时候,外祖父在北京大学读书,据说当年还参与了火烧赵家楼的活动。自从得知外祖父参加过五四运动以后,每次在语文课上读到关于五四运动的课文的时候,阿猫的心里就暗暗地激动得不行,在阿猫的脑海里,那些文质彬彬官仔骨骨的五四青年里面,总有外祖父的身影。闲话少述,拉回正题。外祖父在五四运动的熏陶下,坚信“德先生”和“赛先生”是拯救中国的良方。在大学毕业后,阿猫的外祖父回到了家乡,用自己从土地上和店铺里赚来的钱,在当地办起了学校,成了一位德高望重的仕绅。
阿猫的外祖父长得仪表堂堂,身材挺拔,真可谓玉树临风;读过大学,也可以说是满腹经纶;在乡下有土地,在城里有生意,也可以说是腰缠万贯。这样的一个人物,照常理说,应该有一个美满的生活。但是,人生真的不可以十全十美。阿猫的外祖父当年是要才有才,要貌有貌,可是就是没有一个美满的婚姻。在阿猫的外祖父离家上大学之前,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外祖父娶了外祖母,一个端庄贤慧读书不多的女人。这桩婚姻与那年月大多数的婚姻一样,就是为了帮助外祖父传递香火,照顾父母。外祖父大学毕业回家后,虽说把心思放在了做生意办学校上,但是,面对着一个贤慧善良但不懂诗书,又不解风情的老婆,外祖父的心思可能就有点不安分了。
阿猫不知道具体的细节,只知道外祖父与一个学生小姐好上了。在城里买了房子,安置了小妾,过上了红袖添香的日子。那段时间,外祖父一定很幸福很快乐。但是,一个坚信“德先生”和“赛先生”的有文化的年轻人,终究敌不过自己的良心,也敌不过封建大家庭的压力。在女学生完孩子养好身体之后,制备了很多的嫁妆(其中包括这栋房子),把红袖当成了闺女嫁了出去。做这一切的时候,外祖父只提了一个条件,就是要把这个白白胖胖的儿子抱回家。这个儿子就是阿猫的小舅父。
那时,阿猫的外祖母刚好生了一个女儿,也就是阿猫的姨妈。外祖父把孩子抱回家后,据老人家讲,阿猫的外祖母二话不说,撩起大褂就奶孩子。也不问底细,就把这个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来养。老人们说,有时,阿猫的姨母也饿得哇哇地哭,外祖母就一手抱着一个孩子喂奶。阿猫听老人们聊天时说,就是因为外祖母悉心照料小舅父,而忽略了姨妈,所以,姨妈身体的底子不是那么好。据老人们说,当年,外祖父也想请奶妈,但是,要强的外祖母说她自己的奶水好,养得大两个孩子,还说,自己奶的孩子跟自己亲,说什么也不愿意请奶妈,外祖父大概觉得心里愧疚,也不好多说什么,就随着外祖母去了。
阿猫的小舅父,在个性和外表上与外祖父最像。阿猫十几岁的时候,在小舅父患了胃癌,临终之前,拉着阿猫妈妈的手说:最最思念的人,就是姆妈(阿猫的外祖母)。阿猫的妈妈听到小舅舅的话后,脸上的肌肉抽搐着,泪水盈满眼眶,不敢放声大哭而惹得小舅舅伤心,只有哽咽地说:我懂,我懂。阿猫站在一旁看着,泪水滚落一地。
阿猫长大了,懂得了男女之情爱后,每次想到外祖父的那个红袖,就唏嘘感叹不已。阿猫常常想像着:当年,一对璧人,相亲相爱,过着红袖添香的美满生活。可是,终究敌不过封建大家庭的压力和外祖父自己的良心,一对苦命鸳鸯,不得不分了手。
故事讲完了。阿猫歇着去了!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