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红楼梦》前言 --舒芜。 (一),(二)

来源: 枫火 2009-02-23 21:51:5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892 bytes)
既然说红楼,转个舒芜先生87年为岳麓版红楼梦写的前言,纲领性的概况了红楼最精华的地方,是个人最喜欢的一个。


-----------------

《红楼梦》前言 --舒芜




<红楼梦>是了不起的.它在中国古典文学里面,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空前未有的东西,就是把女人当人,对女性尊重.

封建社会把人不当人,尤其把女人不当人.中国古典文学尽管写出了不知多少美丽的女性的形象,但是,其中最高的也不过是敢于为自己的爱情和幸福而斗争的可爱的形象,例如崔莺莺和杜丽娘;其实是被侮辱被损害的可屿的形象,例如刘兰芝和杜十娘;再次是可怜悯的形象,例如"宫怨"诗,"思妇"诗的主角;最低的则是供玩弄供侮辱供蹂躏的对象,就是那些宫体诗艳体诗的主角-----

这还不一定是最低的.还有"三言二拍"里面那些女性,总是抢劫,欺骗,拐卖的对象;<金瓶梅>里的女性,是以受侮辱受蹂躏为乐为荣的卑践污浊的形象;,水浒传里的孙二娘,顾大嫂,是"母夜叉""母大虫"的形象;扈三娘是无意志,我感情,全家被梁山好汉杀了,却听凭宋江指酏给曾是她手下败将的王矮虎,从此自然地入了梁山一伙,好像是个机器人似的形象;潘金莲和潘巧云,则是活该在英雄好汉的刀下剖腹开膛的"淫妇"形象.

这样一比,就看得<红楼梦>确实伟大.作者曹雪芹自己说得很清楚,他写作的目的是要"使闺阁昭传",就是要使天下后世知道"闺阁中历历有人",万不可使其泯灭也".封建眼光把女人看作"贱人",第二等的人.曹雪芹却说:"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我实愧则有馀,悔又无益,大无可如何之日也."他为了这个目的来写,也的确写得很成功.在他笔下,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贾探春,晴雯,鸳鸯,紫鹃,平儿-----几十个青年女性,不仅仅是美丽,不仅仅是聪明,而且首先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意志的,"行止见识"不凡的,有独立人格的的人.在她们之中,还有一个男孩子贾宝玉.贾宝玉不仅爱她们,尊重她们,还尊重世界上一切青年女性,他真心坚信"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真心坚信"凡山用日月之情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这个贾宝玉,其实倒是女娲补天石锻炼而成的"通灵宝玉"的化身,真正是"山川日月精秀".

冯雪峰说过:从封建压迫下觉醒的女性,"往往要通过女性的觉醒,去体验着她们之"人'的社会觉醒",这说的是"五四"时期的梦珂,莎菲式的女性.中国古典文学里面,初步有点"女性的觉醒"的味道的,大概要推<牡丹亭>里的杜丽娘."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这些唱词之所以那么感动了当时女读者们,就因为它唱出了初步的"女性的觉醒",途徐朔方说的好:杜丽娘"第一次看见了真正的奏,也第一次发现自己的生命是和奏一样美丽".<红楼梦>也写了林黛玉听到这些唱词,而"感慨缠绵","心动神摇",如醉如痴"的心境,这是黛玉的被唤起的"女性的觉醒".<红楼梦>并不到此为止,它还让一个优秀的男性对女性唱出那么热烈的颂歌,这就比<牡丹亭>又大大前进一步.

中国封建社会对女人特别残酷.我们今天当然都知道,压迫妇女的,根本上是制度,不是男性.但在那样的制度下,恐怕没有一个男性不是夫权主义者,大男子主义者,没有一个男性不是自以为高出妇女一等,把妇女视为花鸟,玩物和工具,骂她们是"贱人".妇女解放的斗争对象当然不是男子汉,但妇女解放的每一步,无可避免地要同男子这种贱视妇女的态度发生不可调和的冲突.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几千年的黑沉沉的囚禁和虐杀女性的牢狱中,竟然第一次听到"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样的呼声,这是多么了不起!这样的呼声,如果出自女儿之口,倒如黛玉就说过:"什么臭男人!"当然也使人不能不另眼相看.但现在是出自男子之口,他不但不以"男子汉大丈夫"在女性面前自骄,并且不以"通灵宝玉"的化身自骄,而是由衷地自惭开秽,自称"浊玉",想想看,说是石破天惊的大事,又何尝不可!

这也许有些矫枉过正.男性和女性都把自己的和对方看作平等的人,才是正常的,自然的态度.但文学本来有异于科学.文学家要写的是活生生的人,是活的感受和感发,它们是否合乎科学,不是一眼看得出来的,有时看似偏颇,恰好包含着人合乎科学的内容.鲁迅的<伤逝>里面,由一般的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的思想,经过实生活里男女人生境界,胸襟智能的不平等的暴露,导致悲剧以后,归到男性的道义上社会责任上常常痛烈的自责.这也可以说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更高的层次上,继承了<红楼梦>中男性的自惭.<伤逝>以后,还没有听到过这嗣响.而涓生的绝叫中包含的趔内容,至今也还没有探讨完.




<红楼梦>既是女性的颂歌,又是女性的悲剧.

故事的中心地位,是贾宝玉和他的表妹黛玉,表姐薛宝钗之间的爱情婚姻纠葛.宝玉在黛玉,宝钗之间窨爱谁,贾府窨选谁作宝玉的妻子,这是一个大问题.悲剧产生于两个选择的不一致辞.宝玉越来越发现黛玉是唯一的乱,宝钗虽也可爱可敬,心灵上总有一层隔膜.贾府的当权者们即宝玉的祖母和父母,则是越来越发现宝钗符合贤慧儿媳的标准,黛玉的性格气质却隐隐含有某种叛逆性;宝钗能把对宝玉的爱尽量克制在礼法的范围之内,黛玉却往往作了执着的表露.悲剧尤其产生于两个选择的权威性大相悬殊;爱不爱谁,宝玉坚持了自己的选择;但是,娶谁作妻子,宝自己是一点权利也没有的,一切决定于父母之命.于是,悲剧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结局.

环绕他们三人的还有一大群少女少妇,青春守寡的是史湘云,李纨,出嫁一年便被丈夫折磨死了的是贾迎春,远嫁的是探春,悲观绝望青春出家的是贾惜春,跳井而死的是金钏儿,含冤而死的是秦可卿和鸳鸯,撞壁而死的是司棋,斥逐羞忿而死的是晴雯,被强盗抢去的是妙玉-----她们都是"薄命司"册子上洽谈室不有好结局的人物.

这里面,有封建制度的悲剧,有封建道德礼教的悲剧,有封建婢妾制度的悲剧,有赤裸裸的封建暴力凌辱女性的悲剧,----她们在那个 社会里,处于显贵的上层,即使是丫环,平常饮食起居也是平民家庭望尘莫及.她们沿且如此,下层女子的命运可想而知.总之可见,这不是某一个女性某一个问题上的悲剧,而是那个社会里青年女性的普遍悲剧.曹雪芹用她们的泪水酿成了芳醇甘洌的艺术之酒,这就叫作"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杯)".

鲁迅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又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可见,无价值的东西的毁灭不是悲剧,有价值的东西毁灭才是悲剧,价值愈高,悲剧愈大.女人如果只是小贱人,什么命运都是活该.中国历鸣上,围城之中,什么都吃光了,主帅便带头杀了爱妻以饷士卒的将军们,当然是同杀一条爱犬差不多.到了大规模吃女人的时候,更没有人会想到,被子吃的她们也是人,有美丽聪明的,有才华横溢的,有情韵雅洁的,有志行高卓的,------统统象吃猪肉羊肉一样地吃掉了.

<红楼梦>的悲剧之所以特别震撼人心,就因为它充分写出了被毁灭的女性不仅外形是美的,而且内心更是美的.

就拿林黛玉来说,书中充分写出了她的品格,她的思想感情,她的幻想和追求,她的高出流俗的"行止见识"-----读者如果不是了解了这一切,深深感到这是一个高洁美好的人,如果不是久已感她之所感,爱她之所爱,和她同忧同乐,同笑同啼,她的悲剧就不会使读者这样回肠荡气,惊心动魄.

书中多次写了女孩子们结社吟诗,或是自吟自咏,这是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段.让他们直接抒发心情.于是,读者听到了黛玉的悲吟,知道"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大观园,在她眼里却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丰逼"的场所,知道清囝的潇湘馆里,她过的是"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直到"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纱窗湿"的凄凉长夜.读者还听到她对着菊花低吟道;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似乎窥见她所期望于宝玉的,不仅是"男才女貌"相当的"如意郎君",而且是在茫茫尘俗之中可以"偕隐"的"知心"者.如果读者不知道这一切,就不能充分体会她含恨而死时最后那句没有说完的话"宝玉,宝玉,你好------"的全部惨痛的做文章.

笔照全书的<红楼梦曲子>,更是直接的女性颂歌的大联唱.它歌颂黛玉是"世外仙妹寂寞林",歌颂宝钗是"山中高士晶莹雪",尤其是歌颂湘道: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蒙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歌颂妙玉道: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你道貌岸然是啖肉食腥 ,视绮罗俗艳,却一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更是高度的尊敬,满腔的屿!读者听了这样的颂歌,才能深刻感受她们的悲剧.


所有跟帖: 

《红楼梦》前言 --舒芜。 (三)(四)(五) -枫火- 给 枫火 发送悄悄话 枫火 的博客首页 (15061 bytes) () 02/23/2009 postreply 21:57:04

极好,收藏了。 -wumiao- 给 wumiao 发送悄悄话 wumiao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4/2009 postreply 11:36:3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