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文学城2月18日电:由于发表“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的著名言论,德国汉学家沃尔夫冈8226;顾彬曾引发空前的关注,也招来了不少中国当代作家的“忌恨”。 顾彬有点急于辩解,“我只是说一些女作家的作品是垃圾。。。。”可我如今喜欢如此激烈的言论,在遍地和谐的大旗帜下。
我一个朋友一直在追读陈丹青的退步数集,用她原话来讲,就是“因他算是国内文化人中唯一能讲人话也愿讲点人话的,其他人要么不敢讲,要么因洁癖不屑讲,要么肚子里根本没有人话,以我看是第三种情况最多。”掷地有声,看来陈丹青有伴了。
但我一直闹不明白的是,当初是谁力主把那些女宝贝们的作品,巴巴地翻译成英德法西班牙数种文字,让人看了不由得不肃然起敬:人家国外都接受了,我们还有什么话讲?到事隔多年了,方才跳出来说“在德国是遭排斥的的庸俗文学,一般只有没有什么文学水准的人才会看。”敢情也象一些国产土产,说是行销七大洲八大洋的,出了国才发现是终生龟缩在混乱灰暗的华人超市内。
按说德国是最注重环保不过了,何必浪费大量人力物力来出产垃圾------德国人是一个认真的民族,连研究起垃圾文学来都那么投入?------同时嚣张垃圾制造者的气焰。还严重玩弄我们艺术青年的鉴赏能力,弄得我们悻悻然,满肚子的苦闷发不出去。
我最近所看一本男宝贝的书,无一例外的在“性与罪”上做文章,也无一例外的有德国译本,真是让人沮丧。德国汉学家们把这些中国垃圾倾倒给本国人民,意图何在?垃圾虽然是事实,是现状,但作为虚荣爱面子的中国人之一,希望他们能精挑细选一些积极的,严肃的,优秀的作品介绍给德国大众,这才叫中德友谊万岁!
我一直在关注关于德国关注我们文学界的状况。我们各层次的文人们,前赴后继的前去领奖,应邀讲学,文化交流。我还依稀记得,顾城在自戕戗人之前的最后一次出国,就是呆在德国的某一所大学写作,对经济窘困的他们,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帮助。中德两国按照人口,语言,国土的差异,他们对中国文化研究的热情,比例上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对我们的关注,更不要提我国对友邦的回馈了。有时候我感激,有时候我疑惑。
这次,顾彬作为一个严肃认真的德国人的代表,替代本国文化精英,挺身而出,“说点人话”,我真的,谢谢他!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德国人顾彬
所有跟帖:
•
顾彬对中国作家态度有点奇怪
-lanyi-
♀
(215 bytes)
()
02/20/2009 postreply
20:18:48
•
就他对当代中国文学的批评,我觉得还是有点道理的
-阿一-
♀
(168 bytes)
()
02/21/2009 postreply
13: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