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心事》: 谈女人感情决定了女人幸福与否
《女人心事》: 谈女人感情决定了女人幸福与否
时下,婚姻家庭题材的小说正日益受到关注,女作家万方在一炮而红的《空镜子》、《空房子》以及新作《女人心事》中都塑造了诸多女性形象,对女性内心世界的挖掘也非常独到。作为戏剧大师曹禺的女儿,万方可谓出身名门,近年来她从文学的角度探索中国婚姻爱情主题,《空镜子》等作品引起很多读者共鸣。
《空镜子》的热播,让万方的人气已经超出了她作为曹禺女儿的热度。爱情小说《香气迷人》,又让人们看到万方把一段平凡生活刻划得栩栩如生的实力。万方和很多人的观点一样,女人都是感情至上的动物,所有女人的骨子里都是相同的,都有对感情、对爱情的渴望,这种渴望,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个很了不起的力量,就像黏合剂一般,让相爱的人能够在一起。女人对情感的依赖度决定了女人的自立程度,她劝告所有的女性一定要珍惜感情,并在人生不同的时期,珍惜不同的感情。
谈及自己的婚姻和感情时,她说自己的作品中还是有很多自己的影子,但是在年轻的时候,她很怕写“自己”,总觉得离得越远,自己越容易发挥,现在却不是了,有了她对生活的态度和对婚姻的处理。这在她作品中有所体现。“我已经做了半辈子女人了,所拥有的就是记忆和对生活的体验。以前我的小说中充满了凶猛的色彩,但是现在大家说满是宽容和温馨。”“我一直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中,夫妻关系是最赤裸裸的,是分分秒秒黏合在一起,谁也无法逃避,是社会中最紧密的联系,有时家庭解体,你真的会觉得生活本身没有意义了,变成黑暗的了,而生活中最耀眼的是婚姻最甜蜜的时候。”
专写“女人心事”奇的是,这本新作《女人心事》是先有电视剧后才创作的。该书在北京举行了新书发布会时,电视剧版《女人心事》的男女主角冯远征、陈小艺前来捧场,而万方的好朋友、著名作家王海鸰也亲临现场为好友祝贺。
小说《女人心事》讲述的是一个家庭三代女性的故事,这是作家万方迄今为止最满意的一部女性情感作品,字里行间,凝炼着她半生为人的千般滋味。据介绍,这本书虽然先完成剧本,但在向小说转换的过程中增添了作品的文学特质,加大细节刻画,视角变了,解读方式也变了。“相对于电视剧,小说写得更好看一点,它让电视剧里藏起来的难于表现的东西都重新露出来了,小说阅读时自然会给读者带来更多的惊喜。”
《女人心事》是万方擅长的都市女性题材,跨越了老、中、青三代人的爱情疆界。故事主角罗想是一个充满优越感的职业女性,却遭遇一连串家庭问题:离异多年的父亲与另一个女人再结连理,继母及其女儿彻底打乱了自己的生活;丈夫不敌诱惑,十年婚姻几近崩盘,生母非但不调解,还撺掇女儿离婚,过“独立自主”的生活;年近八旬的祖母面对家中的迭起风波,一再选择沉默……三代女人,心事万干。
写女人最过瘾,很多人写作都是从自己写起,万方也不例外,第一篇小说《星星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很有自传体的味道。看到女儿的“处女作”,曹禺并没多说华。“他从不批评人。不表扬,就证明他是不满意的。”之后,曹禺在写给女儿的信中提到,写作时要把眼光放得再远些,看得再深入些。从那之后,万方的开始把创作刻意和自身保持距离。她甚至有种极端的想法:“完全不同,才能证明我的能力。”
小说《杀人》,是万方写作生涯中第一个转折点。“写的是一对农村婆媳,和我的生活离得很远。”一开始,万方写得并不顺,甚至有点灰心。“父亲常说,‘眼高手低’是艺术创作的必经阶段。”于是,她咬着牙往下写。写到一半,万方觉得越来越对路了。之后,《杀人》在《收获》杂志上发表。曹禺看后说:“你真的行,小方子。你可以写出好东西。”那时,万方才真的确定,自己可以吃写作这碗饭了。之后一段时间,万方的作品都给人以强烈、沉重之感。《空镜子》当算其创作生涯的第二个转折,那一次她写得平和、放松。故事源自与朋友的一次闲谈,“别人两次给她介绍男友,相隔几年,介绍的却是同一个人。”这让万方有种感觉:生活的表象之下,仿佛有种潜流在轮回。那种虚虚实实的混沌感,让万方记到现在。
《空镜子》后,万方被归为“言情高手”,而她对女性心理的刻画尤为精准细腻。“这和我的生活、婚姻有关”。写《空镜子》时,她已经历了一场离异,正和第二任丈夫共品生活的甘苦。“我的经历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别人的心门,体会到她们的痛苦。”而做了半辈子的女人,写起女人,她说是种身份的回归,很多地方动用了自身的“宝藏”,写起来尤为过瘾。
万方笔下的女性总不能让你简单地喜欢或是不喜欢,她们身上的可爱与不可爱揉为一体。“我不想在作品中评判什么,这一点算是遗传了我父亲,他对每个人都怀有悲悯之心,哪怕是《雷雨》中的周朴园。父亲常说,每个人做每件事情都有自己的理由。写作者,只是要找出这些理由,而不要恣意评判。生活本就无法评判。”写了这么多女人,开始时万方总想把她们刻画得不同,但写来写去,更多的是感受到她们的相同。无论柔弱或强势,女人对感情始终充满渴望与依赖。所谓名利都是空的,婚姻失败便是女人最大的失败。
万方说,自己对女性题材关注,一定程度上是受了曹禺的影响。“他的作品中。女性都是值得赞美的,她们经历的种种不易,都会让人心生怜悯。至今,曹禺的剧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还是中国话剧舞台上长演不衰的经典。“人物太扎实了,个个都有血有肉”。虽然我们很难将曹禺与莎士比亚进行对比,但至少有一点他们是共同的:他们都不仅属于历史,也属于当代。当许多名噪一时的显赫之作逐渐被淡忘的时候,曹禺却还在新生。于是,我们看到了《雷雨》中的繁漪,为了获得一点点人的感情、人的生活,争天拒俗、无怨无悔;我们看到了《日出》中的陈白露,为了像人一样有一种“高贵”的生活,愤世嫉俗、绝望挣扎;我们看到了《原野》中的仇虎和花金子,为了幸福的承诺,破釜沉舟、害理伤天。这种热情,是如此的汪洋恣肆、惊天动地,闪动着一种生命的力量。生命的热情之力与命运的冷酷之网就构成了曹禺悲剧的核心,沉重浑厚但是又光彩照人。每当我们被曹禺的这种激情所激荡以后,心情似乎又“恢复到古井似的平静”。但正如曹禺所说,“这平静是丰富的,如秋日的静野,不吹一丝风的草原,外面虽然寂静,我们知道草的下面,嗡嗡叫着多少的爬虫,落下多少的谷种呢。”
《女人心事》,万方借罗想之口说出了“不要对婚姻期望太高。但是要真诚”。看似消极,实则是抛却浪漫虚幻后,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如果人生活中没有爱情,人存在的价值就不大了,不管今天的生活是靠多少物质堆砌起来的,如果人的生命里没有爱情,最终的意义就失去了。现在的爱情最缺乏的是思念,爱情没有思念就没有沉淀,没有发酵的过程。爱情是最浪漫的一种情感。这个时代浪漫的东西少了,浪漫实际上是非常美的,而且是生命中不能缺失的一份情感。爱情也许要分年龄段,爱情多姿多彩,越新鲜越被吸引。
万方最近推出首部戏剧作品《有一种毒药》,讲述了一家四口人的恩怨情仇,现实生活的巨大压力将每个人的梦想摧毁,所以梦想就成了现实生活的“毒药”,因为人们既要在残酷的现实中挣扎求生,又要拼命抓住梦想这根救命稻草……心里老有一种不甘,吃穿都不是大问题,但焦虑、低沉。渴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为成败左右,不唯利是图,这种精神很可贵。另一方面是由于生存压力,大家都在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但任何事情极端了以后都会变成有迫害性的,有毒的,这就是剧名的由来:毒药,也可以是极端的渴望。戏剧结构是最后20分钟才解决一切的,好比一个人把身上五颜六色的衣服一件件脱光,最后露出心脏,对着观众剖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