忖度 cǔnduó一个经常念错的词,《诗·小雅·巧言》中说:他人有心,予忖度之。意思是说揣摩他人心中的思虑,明白他人想什么,要表达什么。但是事实上“忖度”一词慢慢有了一种贬义的涵义,意思是我们经常错误地理解了他人的话和思虑,因此,忖度就变成了“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要理解他人必须要明白他人传达出来的信息和这些信息要表达出来的涵义:他的话,他的肢体语言,他的忧虑,他的喜乐等等。因此,“忖度”这个动词成了人际关系中重要的行为和内心的活动,从《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等一系列的无不要通过“忖度”来实现。而忖度的活动在生活中处处彰显,延伸到各个层面:古时为臣为宦者必须要忖度好君王的意思,不然,不慎会掉脑袋;仆人必须要忖度主子的想法;媳妇直到熬成了那一天要惧畏婆婆;而今时为官者必须要时时处处讨好上级,而《厚黑学》莫非就是忖度的哲学和艺术,甚至对方抽什么烟,喝什么酒,喜欢什么样的女人,都要琢磨好;今日送礼走后门也需要忖度的艺术,需要掌握好对方的心理,不然,反而成了反作用了。除此具有反面的代表性的例子之外,事实上,忖度的好和坏影响着也决定着我们的人际关系的好和坏,最著名是三国的杨修鸡肋的故事,杨修才华学识是出众超群的,在揣磨、分析、判断、预见丞相曹操心理活动方面,也是相当准确迅速敏捷的,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杨修也正是因为这种先期预见的准确,才为此掉了脑袋,反丢了自己的卿卿性命。
诚然,如何能正确的掌握他人的意思,如何能理解他人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这却是很重要的,一个人际关系很好的人一定是能够很好忖度他人的人,他能够恰如其分地掌握好别人的各方面的思虑,而付诸行动。但是,误解在我们的生活,家庭,婚姻,单位,朋友之间处处相见,下面看到一个故事,很有意思: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甚么呀?小朋友天真的回答:嗯……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
当在现场的观众笑的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着注视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的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甚么要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我还要回来?!
当我们听别人说话的时候,是否真的明白的对方的意思呢?很多时候我们在网络上或者报纸上看新闻,某人说什么什么,事实上,很多时候媒体大多数在断章取义地拿名人的话来实现自己要表达的涵义,或者,我们只是看到他说的一句话,而没有这句话的前后背景,以及他说话的整体意思以及他所处的生活背景和环境。这样看来,正确地忖度原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如此的重要,少一点误解,难道不就是快乐的源泉么?
每个人都会记住自己做过的事情,特别是好事,但是通常更容易遗忘他人做的事情,更容易记住自己的而遗忘他人的就成了忖度的障碍,因此,忖度也是聆听,倾听他人,设身处地地想他人的处境,原来,忖度成了我们快乐和幸福的钥匙。
不可否认的是,当一个人处于宁静的时候,更容易学会倾听和忖度,这样的忖度就会更有深度。但是这里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则,当我们不知如何做的时候,判断很难的时候:对别人的话和行为用更宽的尺度来衡量和忖度,如果别人的错误更当如此,朝好的方向去想,不要老想坏的方面,杨修就一个极好的例子,而郑板桥“难得糊涂”却一番另一道忖度的境界。
作者:黎明舞者2009年1月15日
来源黎明舞者的网易博客:http://matthias8000.blog.163.com/
忖度的境界
本帖于 2009-01-21 09:36:43 时间, 由普通用户 淑女司令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