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再次被感动,被一群可爱的80后

来源: 2008-05-26 06:40:34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四川大地震以来,除了为遇难者和受灾同胞痛心外,也无时不刻不被一些事情一些人感动着。他们是用血肉之躯保护学生的老师们;徒手刨土在救灾第一线的军人们;连续几十小时在手术台上抢救伤者的医生们;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婴孩的女武警;第一时间奔赴救灾现场的农民志愿队;校园内争相献血的学子。

每每看到这样的报道,心总是不平静。身在海外,总是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在msn上,我一遍一遍对国内的朋友说:我真羡慕你们。不是吗?在国内,如果有专业知识,我可以到第一现场抢救受伤者;如果身体健康,我可以去献血;如果有钱,除了捐款以外,我还可以去买日常用品寄往灾区。可是身在海外,也只能隔着电视电脑屏干着急。

上周,南特的一群年轻的中国学生使我实实在在感动了一把。他们都是1980年以后出生的,也就是所谓的80后。周四,在大学的咖啡馆组织了悼念和捐款,筹得将近900欧。

也许就数目上来说,可能还不如在北美工作的一个家庭的,大多数都是捐10欧或者20欧。但是要知道,对于在法国没有奖学金的学生来说,10欧就是他们在大学食堂一周的午饭钱,20欧则可能是整个晚上在中餐馆打工的收入。

在这群80后身上,我还看到了难能可贵的坦然。为了最后的核帐,组织者让捐款者留下姓名,联络方式以及捐出金额。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5欧也好,50欧也好,都坦坦然然记录在案。有的同学说,我没钱,就想来悼念一下。组织者说,欢迎,悼念是对死者最大的尊重。同学写上自己的名字,坦然在款项上留出了空白。

周末,这群年轻人又冒着风雨站到了市中心广场。中国超市的老板捐出了那天最大的一笔;烤肉店的土耳其大叔也被感动,趁着工作的空隙来捐款;一个小男孩捐出了本来想买儿童套餐的钱。在同一广场举行活动的残疾人协会借出扩音设备和站台,并呼吁全场默哀一分钟。在广场的一角,他们默默把点燃的蜡烛围成了心型。

路过的法国人哪怕随手扔下一毛钱,他们都走上前真诚地道谢,并且尽量解释捐款最终的去向,请他们留下姓名和联络方式。那一天得到的款项有将近800欧,其中一大部分是钢蹦。晚上聚集在广场边的麦当来,每人喝一杯热巧克力驱寒,清点的时候,为每1毛钱喝彩。

就是这群80后们,也许他们曾经是娇气,霸道的代名词;也许他们曾经被指责是不成熟,没有责任心的一代。但是,在关键的时刻,骨子里最基本的东西格外耀眼。你不要跟我说,那个在网上大骂灾民的辽宁女孩也是80后,那只不过是粒老鼠屎。众多的80后就像粥里的一颗颗大米,晶莹透亮,闪闪发光。

捐款结束后,他们分两组。一组清点捐款箱,一组核帐,最后两边一对,居然少了100多欧。大家那个沮丧,说,一定有人写了20欧只放10欧云云。于是老李抄刀,算下来的结果是,数钱的也数错了,对账的也对错了,钱最终一分不少。

全体傻掉,几秒钟沉默之后,有人提议,谁算错谁请客。望着那群慢慢走向车站,吵吵闹闹争论究竟是谁算错的年轻身影。我真想对可爱的80后们说一句:好样的,继续努力,学好数学,中国的将来就看你们了。


捐款箱和菊花


感谢用的绿丝带


宣传海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