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儿有插过队的吗?《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朗诵
来源:
Londonfarmer
于
2009-01-16 16:12:08
[
博客
] [
旧帖
] [
给我悄悄话
] 本文已被阅读:次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by 食指
朗诵:英农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洋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
我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
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风筝的线绳就在母亲的手中。
线绳绷得太紧了,
就要扯断了,
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
直到这时,
直到这时候,
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阵阵告别的声浪,
就要卷走车站;
北京在我的脚下,
已经缓缓地移动。
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
想一把抓住她的衣领,
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
永远记着我,
妈妈啊北京!
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
管他是谁的手,
不能松,
因为这是我的北京,
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1968年12月20日
食指---郭路生
提起当代诗歌,人们都知道北岛,但大部分人却不知道对北岛的诗歌产生过深刻影响的一个人--食指。食指本名郭路生。
1968年12月20日,郭路生离开北京,去山西杏花村插队,在火车上写下《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到达知青点后,他为住在一个村的知青们朗诵了这首诗。两位女声听完后捂着脸跑出小屋,放声大哭。之后这首诗不胫而走,从山西传到内蒙,云南,东北,西藏。凡事有知青的地方,就有人在抄写这首诗。
郭路生1970年进厂当工人,1971年在山东济南入伍, 1973年复员,因在部队中遭受强烈刺激,导致精神分裂,住在精神病院。1990年4月住进北京福利院。一度被愚昧之人侮辱,嘲弄和背后指 责,故笔名为食指。即使在精神病院里也未停止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