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的应该都不会有错。少数结果没有办成好事的,如果对方也心有善意,必会理解
但是这个‘善意’有很大的文化、背景差别。比如著名的东西差别。
一个老故事。
一个美国人,在中国的乡间徒步旅行,体验一下。但是他很累了,所以想尽早到达下一个最近的村庄好落脚歇息。路途中碰上一个中国人,就问中国人下一个村庄还要走多远。中国人心肠很好,知道下一个村庄至少在五公里开外,但是又于心不忍给老美说实情,就说“往下走,很快就到了”。结果老美走啊走,足足又走了一个小时才到。到了后他很气愤,觉得那个中国人怎么能骗人呢,明明很远,早知道他就会自己到田地里搭个地铺休息了。老美更期待的回答,是实打实的实情,哪怕现实很残酷,但是至少有心理准备。
所以这边病人患了绝症,比如癌症什么的,医生务必要告诉病人本人,因为本人有权利知道。相反,病人的亲人倒是被选择性的告知病情,因为这是病人的隐私。(当然这也有法律的因素在内)
所以,要把握好这个主观的“善意”,尽量说跟事实相符或相近的话,尽量了解地区、文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