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节在日本的变迁

来源: 2012-03-03 06:07:28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小时候在众多的阳历节日中,最喜欢的是儿童节。党节军节国节前后都要搞活动,学习社论写体会的太麻烦,只有儿童节可以单纯高兴,而且正赶上换季,有时还能穿上件新买的花背心什么的。

      老大一把年纪了,还是喜欢儿童节。日本有两个儿童节,33日女童节可以吃上一顿散寿司,55日男童节是法定假日,可以跟着孩子赚一天休假。

      33日叫お雛祭り(古装玩偶节),据说是遣唐使从中国带回来的上巳节。为驱除冬春之交的邪恶,作一些偶人放到河里漂走带走邪恶,以保人们的平安。后来偶人越作越高级,不舍得扔到河里了,演变成了今天的摆偶人祈盼女儿幸福的节日。

1 偶人(龙·凤在上,男侍女佣,嫁妆等)一般进入3月就摆出来,33日这天要尽早收起来,寓意女儿及时嫁出去,别剩在家里。现在家庭住房面积小,有这么讲究的偶人的家庭不多了。

2 有女孩的家庭,这天吃散寿司庆祝。像中国人家的饺子一样每家的味道不一样。


3 这天给女孩买的糖也是特制的。


日本女人的“女气”就是从小在各种独特的活动中养成的,尽管如今日本也是呈阴盛阳衰的趋势,但女人仍保持着女人“本分”。比如夫妻争吵时,女人不说“うるさい[五月蝿い] 发音是“五路儿仨姨”,意思是“啰唆、讨厌、烦”。女人不说它,不是身份低而是一种“本分·教养”。

一个日本朋友说,她的隔壁住着一对中国夫妇,俩人平时说汉语,一吵架就用日语,男女互骂对方“五路儿仨姨”。她觉得很好笑。想想也是,汉语里哪有一个词可以表达出“啰唆、讨厌、烦”这么多意思这么方便这么解气的词呢。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新修改的《婚姻法》(不许笑)
  • 南京⇔名古屋、中国⇔日本
  • 50后与穷命
  • 满城都是巧克力---日本的情人节
  • 你第一喜欢的动物和第二喜欢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