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帖, 包菜炒肉, 蜂蜜燕麦小餐包, 椒盐小排, 血案和秋景

来源: 2011-09-28 12:58:23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告别帖


熊猫和她媳妇下周一就出远门了,而且周末还出差,往后两个多月里就没多少时间上私房了。我们的行程香港 -> 北京-> 西安 -> 重庆 -> 成都 -> 九寨沟 -> 重庆 -> 大宝礁/Cairns, 澳大利亚 -> 新西兰南岛 -> 斐济/ Fiji。 要耍得皮塌嘴歪地,12月6号才回家。回了国了,就上不了文学城了,也没心思去翻墙。所以要看熊猫和她媳妇的最新动向, 看熊猫媳妇的新浪博客吧

大家不要严重嫉妒啊,我攒了一个月的假,然后有一个月不拿薪水的!要趁还跑得动时,没小熊猫时,大玩特玩一把。

出门大吃大喝之前,再来让大家看看我家的家常便饭。

包菜炒肉


呵呵,我很无聊哦,这种小儿科的菜也拿出来兽。不过这是从小吃到大的菜,我爱吃,而且简单好做。爱川味的,不防试试看。美国卖的包菜多半不脆,要是你能买到脆的包菜来做这道菜,更好吃。



材料

1. 猪肉或者牛肉半磅切薄片(嘿嘿,我也没过秤,估计的哈)
2. 姜末1小匙
3. 豆瓣酱2大匙


4. 包菜(重庆叫包包白)切大块,菜梗要切薄片。
5. 葱切段
6. 干辣椒 5-10颗(看你想多辣了)
7. 花椒1大匙
8. 大蒜2-3瓣,切丁。
9. 淀粉1大匙
10. 料酒1大匙
11. 胡椒面(白的黑的都可以)一点点
12. 油(量自己看着办,不怕肥的,嘿起倒哈。)

做法



1. 肉片用胡椒面,料酒,淀粉,姜末抓匀。腌上几分钟。不腌也无所谓,反正豆瓣儿酱味道足。注意不要放盐哦,因为豆瓣酱很咸。
2. 油烧5成热,下干辣椒和花椒,炸成棕色。
3. 下大蒜,翻两下。
4. 下肉片炒到快熟时,下豆瓣酱,炒出香味。
5. 下包菜,炒到断生。
6. 下葱段,起锅。

蜂蜜燕麦小餐包


这小餐包因为加了全麦面,当然不如我团 joy_luck的小餐包软,但也还是很香的。而且我怎么做餐包,就是没joy_luck做得好吃,所以这个面包要由joy_luck来做,肯定比我的好。这方子杂志上看来的,还是算好做的面包,也比较香,爱吃面包的可以试试看。



材料

1. 2-1/2至2-3/4杯通用面粉/ all-purpose flour
2. 3 / 4杯全麦面粉 / whole wheat flour
3. 2茶匙/teaspoon酵母 = 两小袋每袋1 / 4每盎司的 酵母
4. 1茶匙/teaspoon盐1杯水
5. 1 / 2杯老式的燕麦
6. 1 / 4杯蜂蜜
7. 5大匙/table spoon黄油
8. 1个鸡蛋打散

做法:



1. 在一个大碗里,把1杯普通面粉(不是把两杯半全加入哦),全麦面粉,燕麦,酵母和盐混合好。怕面团不筋道的,可以加两大匙面筋/Gluten。 我加了。
2. 在一个小锅里加热水,倒入蜂蜜和4汤匙黄油,加热至120 ° -130 °F。
3. 加入第一步准备好的干料,搅到面团湿软。
4. 加鸡蛋,混合好。
5. 慢慢加入剩下的 1杯半到 1 3/4杯的通用面粉,加面粉的多少要以揉成个软面团为准。
6. 如果用机器揉面,要用低档揉面。揉到面团光滑而富有弹性。
7. 放置在抹油的容器里,盖上盖子。 烤箱里放盆开水,把面团放入,让发到两倍大。
8. 面团取出放撒有少量面粉的桌面上。稍揉,把面团分成24块,然后揉成球。
9. 放置在抹了油的13英寸 × 9英寸的烤盘中。也可以不抹油,放张烤纸/Patchment Paper。盖上盖子,第二次发酵,直到面团发到两倍大,约30-40分钟。
10. 烤箱预热到375 F/190 C,入烤箱烤20-22分钟,直到表面金黄色。
11. 把黄油用微波炉溶化,刷到面包上。
12. 稍凉后开吃。这面包第二天第三天吃时,盖张湿厨房用纸,热上半分钟到1分钟(以你热面包的多少来定哈),还是很软的。



椒盐小排


前两天我家雪妹说还是西方菜谱好,有精确的量。中国菜谱老是说,少许少许。从来没搞懂过这少许是到底是多少。我本来做这菜也是随意,本来也是写少许,这下好了,只好从来做一次,以好给量给准点。这次是我自己瞎做的,没啥正规方子,就仗着小排如何做都好吃。只要好吃,管他出处呢。



材料

1. 小排500克 (小排我只在我们这边的Super Walmart见过,叫Rib Tips。 其他店原来还可以叫肉铺的工作人员给切小点,后来大家都不干了。Super Walmart 也不是每次都有,所以我看见了就多买两盒。)
2. 椒盐粉1大匙/table spoon
3. 料酒1大匙/table spoon
4. 淀粉/corn starch 1大匙
5. 姜末1茶匙/teaspoon
6. 胡椒面1/4茶匙/teaspoon
7. 鸡蛋半个到1个,打散。
8. 花椒1-2大匙/table spoon (看你要多麻了)
9. 青辣椒3-6个,切丝。爱吃辣的用墨西哥辣椒,怕辣的用banana pepper也不错。
10. 蒜3-4瓣切小丁。
11. 菜油1杯
12. 盐一点点 (不写少许了)
13. 糖1茶匙

做法:



1. 小排用椒盐,胡椒面,姜末给腌上半小时以上。
2. 加入淀粉,让每块排骨都裹上薄薄的淀粉,然后加入鸡蛋拌匀。这步以让排骨裹上薄薄的一层面糊为准,面糊太厚还不好吃呢。
3. 锅里下油,把排骨炸得表面金黄,捞出。
7. 锅里留少量的油,下花椒,炸成棕色。
8. 下大蒜,炒香。
9. 加青椒和很少的盐,翻炒几下到青椒快断生。
4. 下排骨,喷上料酒。
5. 等料酒快没了时,下糖翻炒到汁干。
6. 最后可加点葱节,起锅开吃。

注:这小排不是用小火烧或者烤出来的,所以有点练牙劲哈。不适合还没长牙的小朋友和牙不好的老人。

一场差点由电压力锅引发的血案


我们全家都怕传统的高压锅,前段时间下定决心买了个电压力锅后,我就成了我们家(不包括熊猫那边的)第一个有高压锅的了。馋了毛毛妈的粉蒸排骨好久了,终于有了“先进武器”,赶紧来做实验。我家老土两个都没用过这武器,所以我一边忙着做准备,把熊猫叫过来给我念说明书。熊猫认真对待这关系到我家厨房会不会被炸个洞的事情。捧着说明书,如读圣经一样高声朗读起来。读着读着,就读到:

Do not use the pressure cooker for other than intended use.


熊猫把电压力锅提起来,翻过来翻过去看了一番,很失望地说:“看来是不能当性玩具了”。本性难移,本性难移呀。

使用说明读得差不多了,我高兴地粉蒸排骨放一不锈刚的盘里,准备放锅里开蒸。熊猫大叫不行,不能放盘子在锅里,会炸的。不放不锈刚的,那我放个陶瓷的。也不行,会炸得更碎!这下我们俩就争开了,熊猫硬要我把牌骨就放带的那小架子上。那怎么能行?!就那几块排骨还不全从架子中间掉下去,变炖排骨了?争着争着,熊猫就开始拨老妈的电话了,搬救兵去了,因为熊猫妈大半年前也买了个电压力锅。一开口就说:“妈,我老婆要害我!”熊猫妈在那头就乐呵呵地问:“她要如何害你呢”。熊猫:“她正在做IED(Improvise explosive devide/即兴爆炸装置)!” 然后熊猫妈如实说,自己除了食物外从来没往锅里放过任何东西。还加句也从没见过她妈(用传统压力锅)往锅里放过盘子。熊猫那个得意呀,指着我鼻子哈哈地笑着。

气得我立马也去搬救兵。先找肉丸子,哎,肉丸子你在关键时刻咋不接我电话呢?扭头找chinaibc去。chinaibc在电话那头听我们俩东一句西一句说完后,怯生生地答到:“我不清楚,但我也怕怕,所以我从来没往锅里放过盘子和碗。”chinaibc,立场!立场要站稳了!哎,没救,自己团的人怎么不给力呢?!

抓狂中,我打开电脑,上毛毛妈家去看流程图,我记得毛毛妈都是放盘子在锅里的。熊猫说:“啊,你不要欺负我看不懂中文啊......”。看不懂中文,看图说话总可以吧。我指着毛毛妈的图说,你看你看,大腕都是这样做的。熊猫一眼看到图上面的一行字里,他认识的Steam一词,问这说什么?我回答到用steam档。于是他又有话说了:“我家的锅没这么高级,就只有高压和低压两档。”

我把牙咬得咯吱咯吱地,好想抓起排骨给熊猫来招天女散花。好吧,我就在架子上放片荷叶,然后把排骨放上。还没把电压力锅打开,熊猫低着头走过来说:“对不起哦,说明书后面说了可以放陶瓷容器在里面。” 胜利属于伟大的劳动人民的!血案最终没有引发,1小时后我终于吃上了,我家有史以来蒸得最软的粉蒸排骨。



毛毛妈家的粉蒸排骨超好吃。 但对爱吃辣的我和熊猫好像差了点啥,最后我多加了些辣椒粉,把盐的用量减了一点点,还加了一小匙糖,超美味。我家雪妹吃过后,很满足地说:“人生是多么地完整啊。有木有?”

抓紧本周末和下周到科州看秋景!


人家说,旅游就是到人家呆腻了地方去花冤枉钱。我们到别人的地盘上去了,大家就到科州来花钱哦。



上周去了Vail小转一圈。秋叶开始变了。



但大多数还是黄绿色。



住科州的,本周末拖儿带女地住到Vail周边吧。不远,现在旅馆也便宜,会是个很好的周末放松机会!



本周Vail,Crested Butte, Aspen的天气都不错,所以本周末和接下来的一周,是上这几个地方拍秋景最佳时间。熊猫雄赳赳气昂昂地在金色树林里走着。





神圣的树。



没啥秋叶拍,拍张水玩。



大家都说我是四肢不发达,头脑简单的。看看我终于变得复杂/sophisticated起来。哈哈!这就是我在新西兰的打头,但背包会更大。新买的挎相机的,cotton carrier, 好用!



嘿嘿,爱徒步旅行和摄影的,搞个挎相机的吧,脖子就不会这样了。



大家要耐心地等我回来哦,记得帮我们的旅途平安祷告哦!回来用各地的美食帖做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