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成都行 - 3 武侯祠访古
故乡成都行 - 3 武侯祠访古
魏蜀吴三国鼎立, 是中国汉朝末年一段极为特殊的历史时期.汉室衰微, 群雄并起, 军阀割据, 混战连年. 初时刘备乃一布衣, 虽然自称 "汉中山靖王之后", 但是民间一直传说他以卖草鞋为生,完全不具备曹操和孙权启兵时所拥有的权势和地位. 桃园三结义之后, 他与关张三人虽然也曾得过一些谋士相佐, 却一直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东奔西逃, 连个安家的处所都没有. 只有在三顾茅庐, 请出诸葛亮之后, 才在孔明先生的辅佐之下, 打出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这一段历史, 在 "三国演义" 中有惊心动魄的铺述, 那是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故事, 我就不必在这儿多说了.
在巴蜀人们的心目中, 诸葛先生的形象和地位要比三国时代任何其他人 (包括刘备) 都要高出许多, 而达至神明的境界. 我想这不仅是因为他通今达古, 精于韬略, 胸中常有雄兵百万, 更是由于他知人晓势, 体桖民情, 于天下大乱之际, 为巴蜀黎民治下一片丰饶的家园, 这才是立国之本啊. 可叹那阿斗, 亡国之后, 竟然乐不思蜀, 空辜负了诸葛先生一片鞠躬尽瘁之心, 满腹经世济国之纶!
1. 武侯祠入口.
.jpg?psid=1%20)
2. 飞龙柱饰.
.jpg?psid=1%20)
3. 大门口的石狮.
.jpg?psid=1)
4. 武侯祠内景. .jpg?psid=1)
5. 进入武侯祠, 左侧, 可以看到巨型石龟驮起的石碑, 上面刻写着丞相的伟业. 此碑被称为“三绝碑”, 在祠内文物中最为珍贵。唐朝著名宰相裴度撰碑文,书法家柳公绰书写,名匠鲁建刻字,都出自名家,此碑因文章、书法绝妙、雕刻精巧和所称颂的诸葛亮的功德绝世,因此从明代起就被称为 "三绝碑"。 碑文对诸葛亮的一生,作了重点褒评;竭力赞颂诸葛亮的高风亮节,文治武功,并以此激励唐代的执政者. .jpg?psid=1)
6. 三国武士的盔甲, 不知道是从哪儿找的图样.
.jpg?psid=1)
7. 三义庙前, 香火旺盛. 庙内供奉着刘关张的神位. .jpg?psid=1)
8. 孔明苑的入口. 苑内徊廊环绕, 青草森森, 陈列有诸葛孔明羽扇纶巾, 安坐车上的雕像, 木牛流马的想象模型, 大型油画, 前出师表书法等等, 不一而足. .jpg?psid=1)
9. 武侯祠中, 三国文化陈列馆前的石狮, 造型古朴, 威风凛凛. .jpg?psid=1)
10. 孔明苑内的青铜战鼓.
.jpg?psid=1)
11. 卧龙先生归隐之处? (孔明苑的入口外, 有精彩賆文.) .jpg?psid=1)
12. 武侯祠中的古亭. .jpg?psid=1)
13. 孔明苑的入口外的精彩賆文, 颂扬卧龙先生的文治武功, 也介绍了苑内的展览内容. .jpg?psid=1)
14. 这一对门环真神气! .jpg?psid=1)
15. 翠竹红灯, 古色古香. .jpg?psid=1)
16. 三国文化陈列馆一角 .jpg?psid=1)
17. 三国文化陈列馆前的另一尊石狮
.jpg?psid=1)
18. 前出师表, 据传是出自岳飞的手笔, 真伪与否, 已不可考. .jpg?psid=1)
19. 卧龙先生的 "作战会议厅", 六出祁山的 "北伐战争" 是在此谋划的吗? .jpg?psid=1)
20. 石狮柱饰
.jpg?psid=1)
21. 三国文化陈列馆内展出的青铜编钟 .jpg?psid=1)
22. 不知什么原因, 好像有这样一种历史规律, 说是: "天下未乱蜀先乱, 天下已治蜀未治". 清朝末年, 最先起来造反的, 就是从成都兴起的保路运动. 一点火星, 酿成燎原之势, 最终断送了满清的天下. 即便在文革中, 四川也是闹得最凶的省份之一. 兵工厂里制造的高射机枪, 本来是应该运往越南战场去的, 却被造反派从生产线上拖出来上街就开打, 可以想象死伤有多惨烈. 古人曾经做出了这样的总结: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看来是有些道理的. 这副对联就悬挂在武侯祠中, 以警后世.
.jpg?psid=1)
23. 这是下联:
.jpg?psid=1)
24. 三义庙前, 香火旺盛. - 2 .jpg?psid=1)
25. 桂荷楼 .jpg?psid=1)
26. 丞相祠堂
.jpg?psid=1)
27. 卧龙先生的塑像 .jpg?psid=1)
28. 两耳垂肩的刘备塑像 .jpg?psid=1)
29. 红脸关羽塑像, 不见周仓扛大刀. .jpg?psid=1)
30. 猛张飞塑像 .jpg?psid=1)
31. "三国鼎立"
.jpg?psid=1)
32. 这里所记载的木牛流马之术, 大概只是说一说算了, 当不得真的. 从能量守恒的原理来看, 这些自己能够行走并且驮运东西的木牛流马, 如果没有由某种能源驱动的发动机, 是动不起来的. 我把它看做是后人对卧龙先生的一种神化. .jpg?psid=1)
33. 这是从四川泸州出土的宋代浮雕: 持斧的武士. .jpg?psid=1)
34. 武侯祠中的小景 .jpg?psid=1)
35. 武侯祠中的双龙鼎, 不知是何年所铸的了. .jpg?psid=1)
36. "木牛流马" ???!!! .jpg?psid=1)
37. 碧草园. 没有时间进去一探究竟了, 下次再去. .jpg?psid=1)
38.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杜甫 "蜀相" .jpg?psid=1)
39. 武侯祠中的雕龙石碑, 比故宫的略显单薄, 但年代却更久远. .jpg?psid=1)
40. 参观完了武侯祠, 出得门来, 才看见这块大石碑, 是启功所题. 
41. 武侯祠门外的黑色大影壁, 把市井的喧嚣隔开了. .jpg?psid=1)
(我的博客已经开通了, 欢迎大家前去浏览.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