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清楚自己很难。每个人的天赋、能力、努力程度都不一样。如果不去试一试,你永远不知道什么适合你,所以我觉得什么都应该试一试。尝试是认清自我的唯一途径,但尝试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关键在于,当发现自己错了,要有勇气立刻停下来。
段永平曾分享过一次惨痛的经历:他在投资表现优异时产生了自负情绪,去做空百度。起初只是小试牛刀,后来因为不服输不断加大筹码,结果被市场夹空,累计亏损1.5–2亿美元,甚至导致一个账户至今未能恢复。更严重的是,他把现金储备消耗殆尽,错过了金融危机中真正的好机会。巴菲特早就提醒过他不要做空,但他没听从,结果付出了惨痛代价。
这次经历让他深刻反思,并总结出三条原则:不做空、不借钱、不做不懂的事。
其实,这正呼应了他常说的:“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
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明知道是错的事情,为什么还会去做?答案是:因为错的事情往往有短期的诱惑。抽烟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人们往往不是不知道,而是不愿意停下。事实上,只要在发现错误时立即停止,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那都是最小的代价。
“做对的事情”,就是选择正确的方向,避免去做那些明知错误的事;
“把事情做对”,则是在正确的方向上,不断学习和改进,逐渐减少错误。就像打高尔夫,偶尔把球打下水不可避免,但可以通过练习降低失误率。
在投资中,“做对的事情”就是明白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它未来的净现金流;“把事情做对”则是学会看懂企业的生意,理解它的价值。这不仅适用于投资,也适用于人生和企业管理。真正优秀的公司,秘诀不在于做了什么,而在于坚决不做什么,都有一份很长的“Stop Doing List”。但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事实——怎么给企业定价,其实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企业的价值本质上是未来现金流的折现,而未来充满不确定性:行业变化、竞争格局、政策环境、技术迭代,任何一个因素都会改变长期价值。投资人再聪明,也难以完全看清未来。市场价格每天都在波动,看似精确的模型往往只是一种幻觉。
既然很难精确定价,投资的关键就不是“算得特别准”,而是要方向正确:买好公司,避免做错事,在理解企业生意的基础上耐心坚持。
总之,只有不断尝试,你才能认清自己,才能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事情;而在发现错误时立刻止步,并在正确的方向上把事情做好,才是真正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