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2,
从不同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很重要。
站在你的角度,你和这名员工之间的配合度和信任感几乎已经不存在了,你也观察到他的一些行为对团队造成了负面影响。可是在老板看来,判断的标准并不是一个人应不应该走,而是整个团队能不能交付结果。他关注的是业务,而不是个体。尤其是这名员工在公司待了多年,过往业绩也没有大的问题。如果仅凭一次 documentation 就推动解雇,不仅过程可能旷日持久,收效甚微,还可能影响整个团队的声誉。换句话说,你老板第一步希望看到的,是你能把局面管理好。
所以,你没必要过度怀疑自己的能力,也不用因为这个安排而慌乱。老板要求你管理,不等于要你替下属兜底,而是要你把管理手段真正落到实处。上位者手里往往有更多资源,你需要做的,是把问题透明化,把过程可衡量化。
具体怎么做呢?你可以把项目进度和风险透明化。要求下属和项目经理分别给你独立的进度报告,对交付情况和预算消耗进行明确预测,用 green、amber、red 来标注风险。这样一来,整个情况就一目了然,方便你随时掌控。进度一旦出了问题,正好是你展现管理力的机会。你可以主动和 VP 沟通,提出增加人手或引入外部支援的方案。如果是 VP 信任的咨询公司,他们的反馈更有客观性,也更容易让老板认同你的判断。
如果你觉得单靠管理很难扭转局势,也可以在可控范围内让问题暴露。比如一个项目 miss deadline,甚至小范围失败,但你要准备好后手和补救措施。这样下属的不足会被更直观地看到,影响的不仅是你,也会影响老板。只有当老板真正感受到损失时,他才会和你站到同一阵线。
同时,你还有权在人事和项目上做调整。即使不能直接辞退,你也能通过项目分配来削弱下属的作用。比如他休假的时候,把关键任务交给其他可靠的人,让团队里真正能干事的人站出来。一步步地,你会形成属于自己的基本盘。
如果这样还不够,你可以逐渐架空他,慢慢把人力和项目转移到其他组。真到了不得不动用硬手段的时候,你也可以考虑把他转成 IC,交由团队去管理。最终,他的去留其实不用你操心,等到公司 re-org 或者 layoff 的时候,自然就会有人顺手处理。
所以,不要急着想着“一步到位”,更关键的是过程要由你掌控。把透明度、调配权、人事安排用起来,耐心等待时机,危险自然就能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