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帖说几句经验之谈:
我经常为员工选择培训,很多培训公司要找客户,在打广告的时候会加入很多的时髦词。很多客户接受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政治正确,时髦词就起了作用。但培训的内容并不一定准确。更重要的是培训人没有处理他所说问题的经验。
比如在批评之前先表扬,批评以后再说几句好话,这种方式是很多有关管理的培训所倡导的,专有名词叫做“三明治批评法”,但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原因之一就是我跟老土的帖里所说,这种手段玩一次之后就失去了员工的信任,以后说好话,员工也能听成批评。另外一个原因是在交谈时,人的注意力少于15秒。说了半天,他听到的只是前三句,以后该犯什么错还犯什么错。你认为他屡教不改,他说你从来没说过,特委屈。
其实最容易最有效的沟通方式就是对事不对人,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指责做错事的人。这是有效的培训公司的建议。
但有效的培训公司不多,物以稀为贵,一次培训要花好多银子。找培训的公司或是没有预算,或是应付差使,捡便宜的找,结果就是适得其反。
就好像藤校的学费比其他学校贵好多,但师资优秀。很少有人因为藤校太贵而不去,培训亦如此。只是选择什么培训,不在我们的可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