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要不要去上班?

来源: 2015-03-30 18:03:50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每天早上送女儿回来的路上我都会看见我的邻居Monica拎着公文包行色匆匆地赶去上班。 Monica是葡萄牙来的语言博士, 她会8种语言, 待人接物礼节周到,是我见过的最有教养的女人之一。 从两年前开始她所工作的公司就因业绩不好而大批裁员, Monica 也在其中。  她见到我跟我诉说她的难过和无奈, 我劝她何不趁机好好休息一下, 管管家,好好给孩子做做饭,也享受一下放松的日子。 她说: 我不能这样, 我是职业妇女, 我必须要上班, 这样才能实现我的价值。 从此她又回到忙碌当中,寻找各种各样的机会工作, 有的临时的工作甚至每周还要有几天因为太远回不了家。 要是赶上她先生出差,上小学的孩子就会放到我家请我带送到学校。 Monica的压力全写在脸上,她总是紧缩眉头,说话的语速那个快呀,恨不得用最短最有效的方式把事情全安排好。Monica家这么多年过得有些挣扎, 夫妻两个有时很晚回来, 他们的 nanny 就给孩子做点三明治吃, 有时孩子们在我家玩时我也会留他们吃晚饭, Monica 的小儿子长得明显比同龄的孩子瘦小。 

Monica这样的上班的妈妈我们镇上还真不多。 我女儿上小学那时, 全班二十个孩子, 只有我和一个印度裔的妈妈上班, 其它孩子的妈妈都不工作。 那些妈妈很多是硕士以上的学位,当年也是事业上的佼佼者, 可生了孩子之后大多都在家带孩子, 去学校里帮忙做事。上班的妈妈中华裔占得比例很大。 这种差异是不是文化观念上的不同导致的? 中国女人是不是活得太累? 

在国外“全职妈妈”已不是什么新鲜的名词,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专职在家的妈妈就越多。 在美国全职主妇的退休也是有一定保障的,如果与丈夫的婚姻达到十年就可以在老的时候按丈夫的退休金数额领取一定比率的退休金。 看看周围这些在家的女人们也并不寂寞,把孩子送上学后就三三两两地一起散步锻炼身体, 经常聚会。 但许多华裔女人纠结于既要事业又要家庭,妇女都能顶半边天,可这半边天却不是那么容易顶的,女人们被期待下得厨房出得厅堂,既当贤妻又当良母,夫妻俩都全职工作,又照顾孩子,实在是非常不容易。很多双职工为了安心工作把孩子送回国给老人带, 这都是在西方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 

要上班的妈妈不外乎几种情况: 一是像Monica这样喜欢上班,在家里会觉得闷, 而在工作中能找到乐趣和成就感。 二是先生的收入不足以维持家用, 太太的收入不可缺少。 三是先生可以养家,但要是太太有一份收入会在经济上更稳定, 一旦一方丢了工作,还有另一方可以依靠。 第四种是单亲妈妈, 这种女人最不容易, 又当爹来又当娘。 

我在职场拼打的时候最羡慕的就是那些家里有老人帮着管孩子的家庭, 这样去上班心里可以放松很多。 在国外比不得国内, 国内孩子有老人帮着照料,有急事兄弟姐妹可以伸手帮一把。 可在国外大多时候得靠自己, 我公婆每次来探亲也只能呆上个几个月, 不过就那几个月我家的生活水平也大大地提高。女儿小时请保姆, 可保姆哪能比得上自家人那么心疼孩子,遇到好的保姆会省一点儿心, 但并不是总那么幸运,遇到懒一点的保姆给孩子顿顿都吃一样的, 搞得孩子食欲大减。 女儿大一点就去全天的daycare,  我每天上班神经紧张,下了班就急急忙忙去接孩子, 路上碰到堵车更是闹心。 Monica的小儿子跟女儿一个daycare,常常我最后一分钟接女儿的时候Monica还没到, 看到她小儿子可怜巴巴哭兮兮地坐在地上等妈妈实在让人心疼。 有一次Monica接孩子晚了,一着急竟然跟前面的车追了尾。

我那时总是羡慕暑期那些可以带孩子回国的妈妈们,女儿则要上不同的夏令营度过整个夏天。我自己的身体过度地消耗, 孩子也没带好, 经常生病发烧去医院。 别的孩子下了学就有妈妈在家弄吃弄喝,带着去参加各种活动, 女儿被哥哥接回家只能眼巴巴地等我下班。 我疲于奔命,心里对孩子充满了自责。 其实孩子他爸养家应该是没有大问题的。 我挣命去上班不外乎是不想辜负我那所谓的闪着光环的高文凭, 也是想给先生减点压。

我挣扎地考虑了将近一年最终决定
从职场退下来,不顾老板的竭力挽留。 国内的亲人们从上到下都觉得惋惜, 没有人在意过我的感受,我的疲惫, 我的不快乐。 可是我知道我快撑不住了,我决定要善待自己和孩子,我要喘口气了。 女人是家里的灵魂, 女人不快乐家里也没好日子过。 我在家后, 女儿是最高兴的, 回家有吃有喝, 体重迅速增长。
我也有时间去锻炼身体,结交朋友,家里的气氛比以前祥和了很多,日子像个日子了。

现在想来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没有照顾好他们也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真是一件很不值得的事, 这也是我和先生一直很后悔的事。 如果爸爸有能力养家,家里又没有老人或亲属帮忙,家里最好有父母一方照料孩子和家庭, 或者做part time的工作。 你也许会觉得多一个人上班多一份保险, 可为了这份不知什么时候能用上的保险去对换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温馨的家庭气氛是不值得的。 我们很多人在国外都丢过工作, 我的全职太太的朋友也经历过先生被解雇几次, 但那只是暂时的忧愁, 一切都会好起来, 人家的日子也越过越好, 孩子也养得结结实实。 所以没有过不去的坎,生活还会继续。  

当然了这只是我的想法, 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 每个人的体力和能力也不同,也有能力很强的双职工把孩子也照顾得挺好。
 只想说我们在孩子小的时候,在他们最需要我们的时候尽可能地多陪伴在他们身边,照顾好孩子,也能给家庭一个轻松的生活环境, 省去很多后顾之忧。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