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观察 - 中国女性该做怎么做
Make yourself known; make yourself heard
Be forceful; be fearless
和大多国家一样,美国职场是男性为主导。比如说,我参加过的客户会议,百分之70到90的与会人员是男士,通常职位越高,说话越有分量的越是男士。到财务总监,CEO等职位,女士就少之又少。很多女同事在家庭和孩子面前,都选择退后一步,让丈夫去拼事业,因为两个人都做事业,“不值得”,“得不偿失”。
女士+ 亚裔,的确给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出去竞标卖项目给跨国公司的男性财务和税务总监的时候,“女士+亚裔” PK “男士+美国白人”,立马在气场上就输下一轮。我们这种项目成败的关键是信任。这样两组人站在一起,不用说,无论智商多么平庸的白人男人,在被信任程度上,都显得更胜一筹。 这就意味着,亚裔女性要付出很多,比如说在专业上更胜一筹,在工作方面更加勤奋等等。
那天和白人老板开完销售会议,聊起这件事,我说要是我的直属老板跟我一起参加销售会,可能效果不一样。他马上表示不同意(政治正确的回答),然后又笑了,表示的确有这种可能。
别说客户,公司内部存在同样的情况,我们有很多内部客户(其它部门领导),越是上了年纪的白人男性,越喜欢跟上了年纪的白人男性一起合作。尤其是复杂的大项目,"老"+"男性"给他们很大的安全感。哈哈。
还有“女士”,就意味着我们永远要考虑到家庭和孩子,跟丈夫至少50/50承担所有家里的工作和孩子的养育。相反,男性同事通常是一说要临时出差,拍拍屁股说走就走了。
“亚裔”,意味着着我就是对一些当地的文化不了结,也可能不感兴趣。比如说我不懂棒球和橄榄球,也不准备懂,除非孩子开始打球了。
我的中国女性同事,经常跟我提起,做市场营销的困难 - 语言,文化,性别,等等,等等。想到以后我们的孩子,变成香蕉人( 外黄里白的 banana ),可能仍然会遇到这种情况,就想记录一下我的感受。
我的办法有一两个。当然最基本的是要能干,否则夸夸其谈,时间长了不灵的。
1) 别把自己当根葱。如果学会忘我,就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如果我们总是有孩童在阳光下玩耍那种忘我的,无忧无虑的感觉来做事情,面对困难,事情就更有意思了,也有趣多了"
中国同事又跟我诉苦,说中国人跟客户高层财务人员,即使我们公司内部做市场营销多困难。我的建议是,再也不要想我是哪国人这件事了,再也不要讨论我参与不了文化这件事了。说说你都做了什么具体的营销活动。如果当下没有办法做大的,就从小baby步伐来。
你写过商业计划吗? (啊,要写吗? 给谁看呀?) 要写,因为所有的人都不写,你写了,你就不一样了;你跟领导分享了,他们会更明白你是谁,你为什么与众不同;你需要得到什么样的支持,可能通过这种形式实现。
你有想过几个主意,然后找内部潜在客户去讨论了吗?
你在所有会议上都争取发言了吗?
你打过cold营销电话给客户作为一种练习了吗?
你找过内部同事给你的潜在客户做warm介绍吗?
是因为害怕,而不愿意做这些事情吗? 那就想想,这又不是养孩子,就一工作,犯两个错误没关系的。
我出去开营销会议,意识到我的"女士+ 亚裔"身份可能有些不被察觉到负面影响 - 我就想了what the hell, just forget who you are, do your best, and enjoy the game, and you will get there.
这样每天前进一点点,日积月累,就感受到质变。
2) 建立关系,咱们绝对不输美国人。
一个人永远永远都需要外界的帮助 - 所以去寻求帮助。
对于公司内部的同事,希望一起工作,希望有机会想那人学习,却又得不到机会,最好的办法就是请那人当自己的mentor (职业导师)。每个人本性中都有喜欢答疑解惑的一方面。你很谦虚好学,又不瞎耽误别人时间,别人通常喜欢教你。他们教你时间长了,就希望你做得好,有机会的时候就会想到你。
我们办公室有一个极其聪明的美国人,不是我们一组的,他太聪明了,太能干了,客户都特别喜欢他。他位置也高,所以他几乎不会把很多人看在眼里。当然有机会跟他工作的话,都是特别有意思的项目。有一天出差机场碰见,就乘坐一辆出租去酒店,我鼓足勇气问,“since i have the benefit of taking the same cab with you, can i get some advice from you on career development, in particular.... ” 从那以后,花了几年的时间,我们终于建立起来非常好的mentor mentee关系,对我个人受益匪浅。
其实每个人成长起来,一路上都是需要很多这样的mentor。即使 Facebook COO (脸书的执行总监) Sheryl Goldberg 在她的新书 Lean In 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很多人对你的提携,如何建立这种互相信任的关系,就需要你自己去想想了。
还有另外一个合伙人,基本上不跟我这样的人工作,一定要找老的高级合伙人合作。我打着共同开发市场的旗号,跟他约定了每月一次的会议,看看能不能一起合作。开始他不太热心,还跟我说,“RF,这个项目,我真的需要一个高级合伙人在上面。”
后来我想办法委婉跟他陈述,为什么我的工作通常比高级合伙人做的更好。他也表示同意。我说,“有时候我想,是不是因为我看起来年轻一点,所以信任度不如头发灰白的高。这样吧,如果把头发染成灰白能让您和客户增加对我的信任,咱明天就去染头发。” 我一个玩笑把不满和期望都表达出来,他听完以后哈哈大笑,前仰后合。后来态度转变不少,还介绍我跟另外一个同样的红脖子老板吃午饭,表示希望增进合作,多带我去客户会议等等。
中国同事通常注重努力在工作项目本身提高,其实关系,关系,在哪里都是最硬的道理。不是那种歪门邪道的关系,而是一生受益的导师关系,互利互信的工作关系等等。
*****
我喜欢我的累得要死要活的工作的其中一个原因是 - 经常能遇到各种有趣的人。那天遇到印度来的Alpana,她给我讲她这么多年的心得,她的话也激发了我些这篇的灵感。
我们那天一起开客户营销会议,她真的是特别棒,气场强大,言之有物。
Alpana来自印度税务总局,在业界颇有知名度,她的标志永远是她那传统的印度服装,无论在哪里。但是印度更是一个男权社会,一个女的要上去就会有各种扔绊脚石。她经常在世界各地讲话,各种主要论坛,会议都愿意请她去讲,因为她特别生动。她说印度的男人也不高兴,觉得她霸占了所有的机会,不给其它同事。后来她辞职来我们公司,两年之内,成功地卖出去100个印度美国的APA项目给跨国公司。结果印度那边的男合伙人们不高兴了,说她没有团队精神。她提出不干了,美国和印度的男人们都慌了,承诺给她她想要的自由。
她很有趣 - 婚姻是父母安排的,她跟丈夫说,我们结婚尝试5年,可以就在一起生孩子,不行就分手。五年到了,她说,还行,可以生孩子了,她孩子小的时候,请假全职在家里带孩子到5岁,不仅自己请假,她要求丈夫和自己轮流请假,一人一年,因为孩子童年只有一次,工作永远可以干。后来到我们公司来,公司希望她一年中有半年驻美国,她说可以,但是我丈夫跟我是一起的,你们得负担他全部旅行,住宿费用。她就这么强势。
向她请教如何看待我一直以来的困惑,她讲了很多,还鼓励我如果需要的话,休个长假一年两年的,带孩子,再回来干,什么也不会耽误。她归纳自己思想的精髓是:
1) Make yourself known; make yourself heard。要让自己在业界有名气,要学会让自己的声音被听到。字面上简单,内里面很深刻。我百分之百赞同。
2) Be forceful 。forceful 字典上是强劲的意思。
还有一条是我加的 be fearless。不要害怕,努力尝试;不要害怕,敢于放弃;不要害怕,勇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