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胞搞本乡本土,属于没出息的战术。多乡多土就牵涉到
如何 delegating 公司企业各级责任制的战术及战略问题;否侧就脱不了小家子气的作坊经营方式。
以前我有个朋友暑期曾去纽约拜访朋友兼顾打工,到了台胞开的印制相片的工场; 工场做的就是先把胶卷从各大小商场相片服务柜台收取来之后,然后集中印制,切割、装袋、送回。其工序很简单,就是几台我们在 Costco 能见到的机器,先行设定、配制洗印药水、印制,然后再由一大批大妈大姐大爷大哥切割、核准、装袋。最后就是装车再由人开车分别送回去了。这类业务,稍通摄影洗印的、有先期经费,再加市场,谁都能搞。 但台胞认为很高级,药水配置和几台机器的操控,雇的全是越南人。当时雇我朋友的倒是一个女经理,但几天之后老板娘来了,撇眼瞧见大妈大姐大爷大哥之间,朋友端坐期间气质非凡,真乃英俊剽悍;就找朋友谈话并把他“劝退”了。据朋友讲,一到办公室坐定,老板娘劈头就说朋友长得象电影明星等等。对此,朋友当时很尴尬,老板娘这番话把他这个大陆同胞搞得是丈二和尚摸不准头脑啊。最后老板娘见朋友支支吾吾的,不见任何积极的反应,就说现在不缺人手,需要的时候会打电话找他。这样,朋友也就赶紧脱身走了。之后几天女经理给他来了电话,但朋友没有回电。
这个现象和结果,究竟是因为“岛国”寡民思维,还是别的什么因素搞的,我是至今不得其解啊。
当然,不是所有台胞都是这般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