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招什么样的人和怎么招人

来源: 2009-12-03 13:34:00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在收到20多份简历,电话10多个人,ON-SITE5个CANDIDATE后,终于找到了一个大家都满意的。一中国女孩,大家都觉得很好。口头OFFER给了也接受了,HR正在做相关手续,希望一切顺利吧(CROSS FINGERS!)。

从批准这个REQUISITION,到招到合适的人,一共用了不到两个月,觉得算是很幸运了。特别是如果到年底还招不到合适的人,这个REQ可能就被砍掉了。

现在终于松了口气,可以上来和大家分享一些感想。

我是在中大型公司里做统计分析的,所以下面的一些经验可能仅限于我们这一行。

关于招什么样的人和怎么招人,有一点让我感触良多的是这首先取决于公司文化和工作性质(而这两点本身就息息相关)。

比如我原来工作的银行,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看重的是‘和谐’,而且因为多年运
作,银行的数据和分析早就被自动化程序化,我们开玩笑说招个高中生来培训培训都能做。

这种环境下,说的不好听些,招的都是‘庸才’-- 就是说招来的人一定不能太‘个
性’,不用太聪明,太能干,但一定要和大家相处融洽,要能让大头喜欢。

所以面试的一般程序是这样的:

当然先是电话:谈谈你的EXPERIENCE?你的RESUME上的这个PROJECT是怎么做的?会SAS吗?

如果CANDIDATE的EXPERIENCE符合要求,会技术,表达能力不错,就进入到ONSITE。

ONSITE那天,CANDIDATE和每个人见面时都要重复叙述一遍自己的EXPERIENCE,为什么申请这份工作,面试人再挑一两个RESUME上的PROJECT来问问。也有考一些简单的程序语言。还考BEHAVIORAL问题。基本上是观察CANDIDATE的COMMUNICATE是否够流利,PERSONALITY是否能合群。

如果大家都觉得此人不错,就录用了。

曾经和几个类似这样的大银行面试过,都是这样的程序。甚至有一家大银行,之前招人的SENIOR DIRECTOR已经和我打了招呼:‘有三个要面试你的人因为在外州,所以要分别电话面试。他们是做OPERATION的,所以你好好准备一下OPERATION方面的问题吧。”结果这三个人都问我相同的BEHAVIORAL QUESTIONS!

“IF YOU ARE IN SITUATION A, WHAT WOULD YOU DO?”,

“WHAT’S YOUR STRENGTH AND WEAKNESS?”,BLAHBLAHBLAH。

无聊的我都要睡着了。

总结:因为要招‘庸才’,所以招人的过程和问题都很平庸,四平八稳。都是简历
和网上找得到的。

要想被这样的公司录用,也要表现的四平八稳,不要做‘出头鸟’,但一定要表现
的和蔼可亲,让所有的人都喜欢你。

然后说说现在的这家公司的文化和怎么招人。

虽然也是大公司了,但因为是STARTUP出身,公司的‘精英文化’(ELITE CULTURE)遗风依然存在。也就是说,公司器重聪明的人(如名校毕业的,PHD的),给聪明人的提升机会也多,希望他们的‘BRILLIANT IDEAS AND DRIVE’可以带领团队成功。

再说公司不过十多年的历史,在数据和分析上还很年轻,很多数据和分析都很DIRTY,还真需要比较聪明有很强PROBLEM SOLVING SKILL的人。

所以我们是这么招人的。

当然电话和ONSITE的程序都一样,但是,CANDIDATE的EXPERIENCE和RESUME上有的东西都只是BASIC SCREENING。一旦通过电话,ONSITE不再侧重问RESUME上的东西。

道理很简单:RESUME上的东西,做过的PROJECT,每个CANDIDATE肯定都准备的很好。我们就是要考察你没有准备的。

之前职坛上的同学说我的那道统计题刁钻,那么你们来听听我们面试团的问题:

“If our number of fraud transactions doubled this month, should I be screaming about it and report it to our head of XXX?"

"Can you develop a model to forecast next month's football score?"

"This is a report that I just created. Can you spend 5 minutes to walk me
through it and tell me what I should be concerned based on this report?"

......

不夸张的说,能通过我们面试的人真要‘过五关,斩六将’。每个考官都自己准备
了一堆‘刁钻’的问题呢。公平的说,这些问题都是工作中实际要用到的。绝不是
什么IQ题。

至于BEHAVIORAL,相信能答出这些问题的人都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和PROBLEM SOLVING能力。

以上是我的一些观察和心得,有偏颇之处大家指正。

抛砖引玉,大家一起来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