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往事之八十年代的年货

来源: 世事沧桑 2017-04-21 06:02:1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508 bytes)

小时候,我父亲在过年的时候,总是爱说一句家乡的老话:大人盼种田,小娃儿盼过年。现在回想起来,过年,对于成人和儿童,确实是不一样的。十多年前,我已经发现,中国人,不论是大陆还是香港的,之所以春节喜欢举家出外旅游——大陆人去新马泰,香港,香港人来大陆——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躲避走亲访友发红包。旅游回来,年也过完了,问起为什么没有走动,可以说,哎呀不在,出国旅游了。

我父亲虽然如此说,但备办年货还是积极的。那时,我跟着他,去挤年货市场,果真看见很多平时看不见的食品在临时的展销摊位集中销售。那是八十年代初期,我记得看见腌制,或许是熏制的“蝴蝶猪头”,颇有美感。还有,只有在过年的时候,在这个内地城市,才能买到鱿鱼。我的过年记忆里,鱿鱼一直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所以我对鱿鱼的热爱一直持续到现在。

有一年春节,我们买了一只冷冻的兔子,在清洗的时候,父亲发现兔子脑袋里有一颗铁砂,他由此怀疑,这一只被打中的野兔。

我们家里过年的时候,一般自制两种平时不怎么做的菜。一是酥肉。五花肉切成肥瘦相间的条,腌在加了鸡蛋和盐,花椒粉的面糊里,入味以后,在油锅里炸。没错,这是四川人的过年风俗。酥肉的功能,原本是在做好以后,长期存放,每次做汤,就切成片放进去煮,这样汤会很鲜。但是,油炸的过程实在太诱人了,因为,那气味闻起来实在是太香了(很大程度上也应该归功于花椒)。不但如此,刚刚炸好的酥肉外脆里嫩,口感一流,因为有点肥肉所以瘦肉部分不会太”柴“。我小时候一直难以理解为什么制作酥肉的目的是为了将来做汤,因为放陈了,又做汤了的,再从汤里捞出来吃的酥肉,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和刚刚炸出来的酥肉的区别太大了。

所以,每次我都等在灶边,恨不得把现炸的酥肉吃光,至少要吃够,好在一般做得比较多。

还有一个肉菜,也是过年才做的,酱肉。大概也是五花肉,就简单用甜面酱抹好,挂起来风干,并不烟熏,干了以后取下来蒸熟。它没有腊肉的烟熏味,制作也简单,但有甜面酱特有的甜咸兼备的特点,而不像很多腊肉那样咸。后来工作以后,我的一个同事来家做客,偶尔吃到了我母亲做的“酱肉”,一直念念不忘。同事家是东北人,或许没有这样的做法。

我父亲特别喜欢在八十年代的春节,也只在春节,多年来持之以恒地坚持做一个菜——夹沙肉。把肥肉从中劈开到皮的地方,填上咸中带甜的“洗沙”,大火猛蒸,最后,肥肉中脂肪大部分溢出,肥肉变得晶莹透亮。但是,这个菜其实是我最怕吃的一道菜,虽然我父亲总是说,好吃,好吃,但我始终受不了肥肉和带甜味的豆沙在一起吃的感觉。现在父亲已经离世四年多,即使我去农村的亲戚家里吃饭,也再不会有这个曾让我望而生畏的”夹沙肉“了。

鸡,没什么特别的,就是一整只炖了,孩子一人一条腿。还好我们家就两个孩子,要不然也不够分。

还有油炸虾片。这似乎也是一种年节食品,非常好吃。以至于 据说和精英无缘的我今天生活在一个非精英的美国小城里,每次去本地那两家低劣的Chinese Buffet的时候,都禁不住吃他们的非精英虾片。

七八十年代成长的孩子,都有过年的时候抓一把花生瓜子放在口袋里,出门鬼混的记忆。那时我们家里自己炒花生和瓜子,因为要防止很快炒糊,所以必定要在锅里放上不少的盐,直到最后,盐都变得焦黄,而且混杂一些细小的杂物。吃炒花生的时候,同时吃一颗糖嚼碎,其实就很有花生糖的风味了。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可惜一切都回不去了。但”大人盼种田,小娃儿盼过年”这句话,在每年圣诞节装饰圣诞树,准备圣诞礼物的时候,还真是常常想起。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80年代过年,物质己经很丰富了。温馨满满,谢谢分享 -coach1960- 给 coach1960 发送悄悄话 coach196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1/2017 postreply 06:41:34

谢谢!记录一下,也算赞美毛后时代的物质丰富吧。 -世事沧桑- 给 世事沧桑 发送悄悄话 世事沧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1/2017 postreply 06:46:54

去Chinese Buffet 吃龙虾片,老板发死啦。龙虾片任何亚洲人超市(除了印度店)都应有卖。才1元一包。 -聂耳- 给 聂耳 发送悄悄话 聂耳 的博客首页 (89 bytes) () 04/21/2017 postreply 06:48:12

哈哈,就吃一点,次要的。 -世事沧桑- 给 世事沧桑 发送悄悄话 世事沧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1/2017 postreply 06:53:21

别介,让老中赚点不行吗?都像俺读书时那个吃法,老中巴菲特都怎么活啊 -sheandI- 给 sheandI 发送悄悄话 sheandI 的博客首页 (169 bytes) () 04/21/2017 postreply 07:07:43

当年只有运动员/空军的食堂(算几类灶不记得了)略有点儿“扒肥”的意思,79年 -coach1960- 给 coach1960 发送悄悄话 coach1960 的博客首页 (261 bytes) () 04/21/2017 postreply 07:17:32

第一次吃白飞是80年代来美国参观一大学,午饭是“白飞”看到美国人拿鸡腿当饭吃,我心里暗想这是浪费啊。这么多的菜可以尽吃 -聂耳- 给 聂耳 发送悄悄话 聂耳 的博客首页 (68 bytes) () 04/21/2017 postreply 07:25:44

市场经济就是这样,它有涨价的权利,你有多吃的机会。双赢 -聂耳- 给 聂耳 发送悄悄话 聂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1/2017 postreply 07:18:57

说到涨价,俺们这有一家8.99到11.99,也快十五年了,通话膨胀率很低。就算到15.99,平均一下也不多 -sheandI- 给 sheandI 发送悄悄话 sheandI 的博客首页 (29 bytes) () 04/21/2017 postreply 07:25:14

是福建人/温州人开的吧? -聂耳- 给 聂耳 发送悄悄话 聂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1/2017 postreply 07:26:55

广东人。 -sheandI- 给 sheandI 发送悄悄话 sheandI 的博客首页 (196 bytes) () 04/21/2017 postreply 07:49:47

你也是个吃货啊,不过在美国也没有其他活动,我们冬天每周都去一次 -聂耳- 给 聂耳 发送悄悄话 聂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1/2017 postreply 08:14:41

俺中午都是拉帮结伙出去吃。只要你主动当司机,就会成队,可以顺便刺探各部门的八卦 -sheandI- 给 sheandI 发送悄悄话 sheandI 的博客首页 (38 bytes) () 04/21/2017 postreply 08:24:24

我午饭自带,老婆做的不吃会啰嗦的 -聂耳- 给 聂耳 发送悄悄话 聂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1/2017 postreply 08:57:03

俺不带饭老婆开森的很,晚饭经常就是下挂面糊弄群众 -sheandI- 给 sheandI 发送悄悄话 sheandI 的博客首页 (169 bytes) () 04/21/2017 postreply 09:16:32

广东人的白飞我们这里没有,都是正常菜馆。我家周边半小时路程的专营白飞点有3家,周末白飞店有2家。 -聂耳- 给 聂耳 发送悄悄话 聂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1/2017 postreply 08:17:51

吃白飞不是啥好习惯,现在没有哪位缺一口吃的,年长的人特别要注意食品选择 -coach1960- 给 coach1960 发送悄悄话 coach196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1/2017 postreply 08:23:12

谢谢,说到容易做到难啊嘴馋难熬。不过常去吃了也以平常心态吃,不会大吃大喝去拼本钱。那里的老板服务员大厨二厨都像朋友一样 -聂耳- 给 聂耳 发送悄悄话 聂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1/2017 postreply 08:54:25

以平常心吃白肥是心态的飞跃! -世事沧桑- 给 世事沧桑 发送悄悄话 世事沧桑 的博客首页 (80 bytes) () 04/21/2017 postreply 16:40:45

也说说我的50-60年代过春节,50年代初那时菜场都是个体户买东西就凭钱按现在话说就是市场经济,少有排队现象。后来某一天敲锣打鼓 -聂耳- 给 聂耳 发送悄悄话 聂耳 的博客首页 (509 bytes) () 04/21/2017 postreply 07:05:40

其实文革期间小菜场还是有个体户小摊的, 卖葱姜的。 -华府采菊人-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1/2017 postreply 07:27:15

老居! -聂耳- 给 聂耳 发送悄悄话 聂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1/2017 postreply 07:37:57

居=鬼还是=车? 车同鬼(轨),居不易。哈 -401.king- 给 401.king 发送悄悄话 401.kin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1/2017 postreply 09:08:09

虾片 -老生常谈12- 给 老生常谈12 发送悄悄话 老生常谈12 的博客首页 (446 bytes) () 04/21/2017 postreply 07:22:59

辽宁, -coach1960- 给 coach1960 发送悄悄话 coach1960 的博客首页 (129 bytes) () 04/21/2017 postreply 07:32:27

我也特别喜欢花生和糖和在一起吃。不过上海那时也有花生糖。妈妈过年就腌 -hutu98- 给 hutu98 发送悄悄话 (68 bytes) () 04/21/2017 postreply 11:42:07

花生牛扎糖,都有的。但自己混着吃出那种感觉就是DIY的感觉! -世事沧桑- 给 世事沧桑 发送悄悄话 世事沧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1/2017 postreply 16:36:00

老乡呀,很有感受。我最喜欢过年的凉拌鸡! -888+++- 给 888+++ 发送悄悄话 88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1/2017 postreply 12:26:48

一定是麻辣的吧。不麻辣不算老乡:) -世事沧桑- 给 世事沧桑 发送悄悄话 世事沧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1/2017 postreply 16:36:54

吃鸡腿在过去挺大个事儿,80年后看到市场上有专卖鸡腿的,也不贵,很吃惊 --hutu-- 给 -hutu- 发送悄悄话 -hutu-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1/2017 postreply 13:46:55

那时候鸡腿还真是大事! -世事沧桑- 给 世事沧桑 发送悄悄话 世事沧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1/2017 postreply 16:38:09

我小时候也是,不懂大人为什么要多此一举煮酥肉,觉得那就应该是炸好就吃的东西呀。 -KTY- 给 KTY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21/2017 postreply 14:45:25

是啊。我一辈子都不理解:) -世事沧桑- 给 世事沧桑 发送悄悄话 世事沧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1/2017 postreply 16:34:32

有什么不理解的? -elfie- 给 elfie 发送悄悄话 (86 bytes) () 04/22/2017 postreply 05:48:07

不理解的不是油炸。是油炸以后切片煮汤这个做法口感不好。 -世事沧桑- 给 世事沧桑 发送悄悄话 世事沧桑 的博客首页 (89 bytes) () 04/22/2017 postreply 08:09:2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