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案世纪大审判:第五天感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世纪大审判终于落下帷幕,让我们见证了中国近代政治史上最惨烈、最精彩的一幕。一个叱咤风云和能力挽狂澜的英雄人物被子弹击中最后倒下的一幕。如果甲戊战争十几年后在中国再度重演,如果现政治集团在十几年后有什么不测,这个本来可以避免或被挽救的机会彻底的消失了。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撼、感叹。

此案的结局不用去猜测了。这里不会有什么最高当局的善意,也不会有什么奇迹出现。公诉人是代表政府的,济南中院那就是个摆设,爱好打抱不平的山东人民被一条条丝带挡在一千米开外。演出是没有按照脚本走,但演出结束后的待遇依然不会改变。因为公诉人已经放话了:说薄公的庭辩是“当庭罔顾事实,提出无理辩解,企图混淆视听,以达到推卸责任之目的。”说“被告人没有自首、坦白、检举揭发等情节”,说“根据‘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和国家法律,被告人罪行极其严重,又拒不认罪,不具有法定从轻处罚情节,必须依法从严惩处。”

事情已经很清楚了,当局本来就想永久地监禁他。但为了平息左派的愤怒,加之在中纪委的免死开来和不引渡瓜瓜的条件下与薄达成的“认罪”条件(纽约时报报道的薄的辩词),所以才有了这次公开审理。其目地就是彻底毁灭薄熙来在左派和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形象,让他们彻底放弃对薄熙来的幻想,安于接受现实,起到稳定社会的目的。只是没有预料到薄熙来当庭翻供,指责检方“牵强的”、“武断的”,意思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打了个官方措手不及。当天的新闻联播竟然没有报道审理薄熙来的消息,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没有实时对庭审进行报道,直至第二日庭审前才发文批薄。

综合来看,官方尽量必免使用与“死”有关联的罪名对待薄公,这也仅仅是考虑到为了稳定左派不满的情绪和尽量满足右派的要求,把薄公这个烫手的山芋早早处理掉。试想对一个64岁的老人,判个20年这和死缓有什么区别?!“在经历了超过三百人、历时五百天全球范围的调查后”,官方找到的唯一的证据就是一个价值越两千万人民币的法国房子,这还不在薄家的名下,因为薄回家吃饭时恰好看到太太和许明正在看幻灯,就算到他的账上(薄回家可真不是个时候)。至于那个五百万人民币的款项,仅仅是有人给他说了一句话还被他当场拒绝,最后款项也不在薄家的账号。唯一可以被认定的就是瓜瓜的机票,送来的海鲜和一个现在的标价是七千人民币的电动车。

据海外媒体报道,至今为止尚未听说在中国还有哪个政治局委员以上官员的家族财产少于薄家,就连中国乡镇长家的财产也不只这个数目(边远地区除外),所以左派认定薄熙来案就是当代最大的冤案,就是第二个风波亭。 薄公一夜之间成了人们心目中的一个偶像,一个悲剧英雄,一个“被小人陷害的忠良”。他们相信薄案完全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整垮薄熙来的阴谋。就像海外媒体分析的那样:

1)首先“端了”王立军在辽宁铁岭的全部原下属人员,以逼供等罪名让他们从打黑英雄沦为阶下囚,让他们咬出王立军。通过控制王立军,让王立军通过提供毒品控制和编导古开来杀人一幕来控制薄公,控制失败后用“逃到”美国领事馆和向海外媒体曝料的方式制造控制薄公的借口,通过18大开会的机会强行控制了薄公,然后再进行“超过三百人、历时五百天全球范围的调查”,终于找到一栋和薄家没有名分关系的法国房子(占据整个“贪腐”金额的绝大部分)。由于古开来的杀人案加上受贿案肯定是死刑,薄只能选择担负起部分责任来换取太太的免死和儿子的安全(这也是薄的最大弱点:太儿女情长)。

2)官方的指控,基本上都是基于在押犯人的口供而不是实物证据,甚至都没有一张签字和照片。在法律上效力极弱,证人极有可能为了自救或减刑而配合官方作伪证。 这样的案子要是拿到美国等西方国家,其结果必然是当庭释放。

3)庭审很多原话被修改或删去,比如很关键的“上级的六条指示”,在中纪委的认错是基于受到太太死亡的威胁和儿子不被引渡的诱惑,在数百次提审中曾晕倒27次等,庭审记录却不公布书记员的名字和签字,让人对文字直播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同时,官方媒体就在薄熙来未经法庭判罪的情况下,对薄熙来的指控去掉“涉嫌”二字,直接以媒体宣告薄熙来有罪。 在庭审还在继续的事况下,发动官方媒体发表“无赖与狡辩:虚伪最后的疯狂”等文章,对薄熙来人身攻击。从第二天的文字直播大打折口。。。

所有这些事实都表明官方从一开始到最后判决都参与和直接指挥着庭审,也就是地地道道的“未审先判”。而且立场鲜明:薄公罪大恶极。 所谓公审只是走走过场而已。从他政治的角度来看,他缺乏谋略,缺乏统一战线,太急于求成,太轻视了利益集团的力量。自从他把李庄下狱、文强处死那天起,就决定了他的命运只能是中国的曼德拉,终生于牢狱为伍。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作者  潘宏斌)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