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大概高估了他背后的政治力量。
就是这股不大不小的力量害了薄熙来。说这个力量小,因为它没有大到将薄送上青云,现在也不足以扭转局面;说它大,因为它足以影响人心和最高层的政治布局。
这股力量最迷惑人、害人的地方就是这些光用嘴的人。有点象以前老电影中的放鞭炮吓鬼子,声音响,而无杀伤力。
将薄弄下台,并不意味着高层全面否定薄的想法和工作方法。
小说《大秦帝国》里有一段写的好,商鞅这样的变法功臣在孝公死后,惨遭车裂。继位的新国君赢驷、孝公的弟弟赢虔以及一些保守势力都想杀商鞅。但杀了商鞅后的秦国一直沿用商鞅之法。为什么?杀商鞅是出于私仇,而非公恨。
而赢驷也并不顾忌杀了民望极高的商鞅对自己名声的影响。为什么呢?因为国君只要自己干的好,名声上的瑕疵会被功绩而掩盖。
商鞅的民望来者商君之法。而杀商鞅与执行商鞅之法不矛盾。
今天也类似,把薄熙来弄下台,但同时也可以继续执行薄的得民心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