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烟斗狼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第二天,甄别审查工作全面铺开。原有编制统统打乱,所有教职员工重新分组。我被任命为第三学习小组的副组长,老郭“正好”和我分在一个组内。组长是政治处的民运干事陈顺德,渡江前入伍的连级干部。他文化程度不高,对教员情况不大熟悉,所以重头戏都由我来唱。 那时我是单位的“骨干分子”,深受领导器重。在前一阶段“批胡风”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住的那个集体宿舍(酱园库房),可以容纳12位教职员。跟我邻铺的是校图书管理员老郭,湖北人,解放前乃一到处流浪的穷学生,去过香港和重庆,见过些文化名人。他爱写诗,笔名“古楚”,对马凡陀的诗歌情有独钟。有一次,老郭将过去的手抄诗集拿给我看,我说风格有点像《马凡陀山歌》。对方一下来了兴致,仿佛找到了知音。 我问他:“你知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就在教学业务蒸蒸日上之际,我却在感情上经受了一次意外打击。1954年7月的一天,我正在办公室与同事们海聊,同组的王君面带笑容地走过来,递给我一封信,信封背面还用铅笔写了“好消息”三个字——他知道我在湖南有位女友。 信是婉如寄来的,带给我的却是坏消息。她说出于万般无奈,已接受那位丁科长的求婚,跟他明确了关系。她背弃了自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4-02-12 15:58:51)
【那时跳舞成风,不少教员热衷于此,几达痴迷程度。我却不越舞池一步,抓紧业余时间看书学习。与婉如的关系还是“柏拉图”式的,通信往来只交流思想,并不谈婚论嫁。在这个血气方刚的年龄阶段,男人往往雄心勃勃,觉得“天生我材必有用”,立志要做一番事业,不愿搞得“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这个特点在我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尽管在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14-02-08 07:31:08)
【扬州位于吴越要冲,自吴王夫差修筑邗城起,至今已历2400个春秋。这是一座色彩斑斓的城市:既有“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妖娆,又有“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凄美,更有“扬州十日”的惨烈。至于我与扬州结缘,纯属偶然。当时校址并非一定要选在这里,可一旦确定,就使我在扬州呆了4年,经历了不少事,结识了许多人,打发了美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4-02-05 15:54:19)
【终于盼来了回国的日子。1953年11月底,我们又登上闷罐列车,旅途不长,不日就到了新义州。这时连长突然命令:立即彻底打扫车厢,准备接受联合国停战监督小组的检查。大伙儿嘁哩咔嚓一齐动手,把垫在屁股下面的草袋统统扔出车外,转瞬间一个个方方正正的背包就摆放整齐了。 列车徐徐朝中国丹东方向行驶,大家正襟危坐,唱起了嘹亮的战歌。检查站就设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送走慰问团后,我们对祖国更加思念了,常常打听何时回国办学?到哪个城市盖校舍?大家都看得明白:在朝鲜这样穷对付,是兔子尾巴长不了的。由于每天就着烛光备课,我发觉视力下降了。一般我们都点两支蜡,可亮度还是不够。 因为工作努力,我由副排级晋升为正排级,津贴费也由十几元增至24元,还补发了一个月津贴。于是我凑够40元,正儿八经买了块瑞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10月初,贺龙元帅率领第3届赴朝慰问团共8个分团4000余人离京入朝,我们接待的是山西晋剧团。担任接待员的必须是有文化的排级干部,我被选中。我们提前进点,精心布置朝鲜老乡腾出的上好空房,洁净的被褥折叠得方方正正,炕桌放上采摘的野花,两个盘内分别装了香烟和糖果,几盒“大前门”拆包后用烟支堆成金字塔状。 第二天战士们敲锣打鼓地迎来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当时已经停战,部队很多人员回国后面临转业——毕竟从解放战争一路打下来,终于无仗可打了。我队此行的任务,就是在朝鲜完成最后阶段的集训,然后就地解散。各位文教回去后重操旧业,努力使所在连队的文化水平有进一步提高,为和平时期的建设做好准备。 转眼已到1953年9月。经过结业考试,我的各项学习成绩均属优秀,被评为“学习一等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第二天中午抵达目的地,仍须借住民房。这个村落很大,连长带着翻译,到处寻找空房。这位翻译是延边朝鲜族青年,也穿军服。连长把他当作自己的耳朵和嘴巴,到哪儿办事总带着他。翻译也意识到自己的地位特殊,所以行动比较随便。这小伙人长得帅,风流倜傥,不太注意军纪。尤其到了晚上,全村成了他一人的活动舞台,走街窜户,比种猪还忙。 不久,有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41]
[42]
[43]
[44]
[4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