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烟斗狼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2023-01-02 18:42:28)
文燕之前曾经有过一个恋人,是她在30中的同学,名叫隋一平。两人当年都是学生干部,交往比较多,彼此均有好感,但从未说破。后来隋考上重庆大学,文燕则奔赴北大荒。虽然天各一方,两人一直保持着联系。隋的身体不好,大一没读完就患上肺结核,不得不休学一年。他家挺穷,而这是一个富贵病,需要养。文燕知道后很着急,打算寄100块钱给他,于是向队长申请预支4[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文工队的大染缸里,文燕堪称“出淤泥而不染”。她举止稳重,从不与男队员开玩笑,甚至隐隐有股肃杀之气,让轻薄之徒不敢近身。这种风格其实是到867农场才形成的,之前在863时,她尚为一个单纯快乐的姑娘。 “女大十八变”,文燕虽然不过24岁,但已经变了好几回。在7岁之前,她是地主家的千金小姐,虽然少不谙事,却也知道自己属于“上等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从文燕听到消息,到文工队最后解散,经过了三个多月。这期间文工队除了一次告别演出外,没什么正经事可做,于是出了两件不太正经的事,而且都把文燕牵扯在内。 先说第一件事。文燕刚到北大荒时,在密山接待处干了一个月。那里有个转业军人叫老于,文燕对他并没太多印象,不料几年后调到867文工队,发现他早就在这儿了,而且被人称为“于头”。其实他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过去半年,大概由于长期缺乏睡眠的缘故,我的眼睛罢了工,不能久看屏幕,否则酸痛无比。为此我去瞧了七八位大夫,拿了一大堆药回来,每天清洗眼睑、滴眼药水、涂眼药膏,搞得比老婆化妆的时间都长。然而泌泪功能却很难恢复,眼晴总是觉得干涩,怕见强光,把屏幕亮度降到30%才好受点。饶是如此,也不能在电脑前面久呆。超过一小时,就像孙悟空被唐僧念了紧箍咒[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1964年是文燕最像专业演员的一年。大部分时间她都呆在外地,除了排练就是演出。她喜欢简单规律的生活,每天都在重复中进步,收获着一点一滴的心满意足。在哈尔滨汇演期间,她见识了包括郭颂在内的许多音乐家。这些名人很谦虚,自己不演出的时候就坐在台下观摩学习。农垦代表队的十几个节目都不算大,但是原创度很高,反映了北大荒人战天斗地的生活,观众颇感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文燕调往867农场的时候,农垦局也正忙着搬家。这个局是1956年在密山成立的,直属农垦部,管着所有8字头的军垦农场,原名“铁道兵农垦局”,1960年迁至虎林后,改称“牡丹江农垦局”。除它之外,1958年黑龙江在佳木斯又整出一个“合江农垦局”,把省属农场(包括劳改农场)统统归到这个招牌底下。一时间,三江平原上双雄并起,搞得热火朝天,不过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2022-05-06 18:28:32)
文燕在苇河过完一冬,回到虎头,下午便在总场部见到小徐。小徐是867文工队的,文燕学琵琶时认识他。其实他岁数比文燕还大,只因长得瘦小,并且总挂着一副娃娃脸,所以被大伙称为“小徐”。小徐这次过来,是为867文工队招人。他只认得文燕,于是先把她内定了下来,再找她了解其余人的情况,最后把张明权、刘鹏、李红绢和全今惠招了去。可以说,在这个节骨眼[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2022-04-29 17:43:42)
苇河离虎头有千里之遥,已经属于长白山系。为了给这些剩余人员找个安身之处,863农场可谓煞费苦心。其实总场部还是开得起工资的,但没法过冬,因为后勤人员已经不多,无法保证这么多人的食物和燃料供应。最后联系到了苇河林场,估计也是塞了一笔钱,人家才同意接收。文燕一行坐上大卡车,往东开了七八个钟头才到苇河站,再换乘拉木头的小火车进山,天擦黑时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4)
老烟“讲书”的那个晚上,文燕就坐在观众席里。这是她头一次见到老烟,但不是她头一次到867农场。1961年11月,文燕从四川探亲回来后,即赴虎林参加基训。那时农垦局已从密山迁往虎林,离虎头镇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863文工队近水楼台先得月,每年入冬都会到局文工团搞基训,排练节目、观摩演出。有一回吴祖光还过来看他们表演,他那会儿正在团里当编剧。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2022-04-15 18:41:52)
【总场部的文学青年挺多——那年月,大凡喝过点墨水的年轻人,都可冠之以“文学青年”。但真正动手写大部头的,却是凤毛麟角。我在宿舍案头上已经码出一大摞草稿来,让周围不少人觉得相当可畏,也因此结识了几位爱好创作的文友,间或聚在一起搞个文学沙龙,给单调的机关生活添了几分情趣。我当时刚看过《叶尔绍夫兄弟》,大谈特谈此书,引得诸君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4)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