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我在北大荒的那些年

来源: 小宁波♂ 2019-04-13 09:58:3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6886 bytes)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每当回忆起在北大荒这片黑土地上度过的八年,我总是心情澎湃。这里曾经留下过我们的足迹,虽然生活条件很艰苦,但那里也留下了我们美好的青春年华。

1968年7月10日,为了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我和同行的北京青年一共十人到了虎林县,被分配到八五八农场副业队,也就是后来的四师三十四团十八连。副业队原有50多名职工,大多数是老人和妇女,这次来了十个年轻人,一下子就热闹起来。老职工们都非常高兴,尤其是指导员张文德,对我们发自内心的喜爱就象对子女弟妹一样。我们五名男知青来到了集体宿舍,加上原来屋子里的老职工,十余人的宿舍立刻就被填满了。我们住的宿舍在东北叫“干打叠”,就是用土坯盖的,屋内的顶棚是用报纸糊成的,屋子中间有火墙,窗户也是双层,因此保暖效果还可以。我们住进去的第一天,看什么都新鲜,心情一直兴奋地不能入睡。等大家好不容易平静下来打算睡觉,顶棚上的小老鼠,像田径场上的运动员,时时发出“吱吱”的叫声和窸窣的脚步声,围着顶棚四周反复追逐,跟我们来凑热闹。凌晨两点刚过,天就放亮了。但是,由于舟车劳顿,我们渐渐地进入了梦乡。

到北大荒没几天,我们几个知青就接到了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是指导员让我们出节目到场部的剧场参加“八一”演出。“八一”建军节在兵团是非常受重视的,因为这是军人的节日。我们选了三首小合唱:“八路军军歌”、“新四军军歌”和“解放军进行曲”。为了能够表演好,我们在林苏的带领下找歌谱,背歌词,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排练。“八一”那天晚上,大家用高亢嘹亮的歌声,博得了了台下所有的观众的喝彩。

知青往事之六:我在北大荒的那些年

 

1968年8月10日,这是我们到北大荒整整一个月的日子。那天不知道是谁的提议,我们决定自己包豆角馅的饺子吃。面和菜都是老职工家里取来的,我们有的和面、有的剁馅,大家一起动手包饺子,场面非常热闹。但是豆角馅不抱团儿,很容易发散,饺子质量可想而知,但是对我们这些第一次远离家的孩子们,能吃到一顿代表团圆的饺子,就特别高兴,大家已经开始把北大荒当做一个共同的大家庭。当天还有一件令我们高兴的事,就是高锐也加入到我们当中。自那以后,我们十一个北京知青就象兄弟姐妹一样生活在一起了。可能是当时的条件艰苦,所以那天我们吃饺子的场景一直让我难忘至今。

刚到北大荒的时候,我就被分配到了畜牧班,主要的工作就是养猪。到了畜牧班跟老职工一起干后,我才发现养猪其实也是个挺辛苦的事儿。除了喂猪、打扫猪圈等等,为了加速了猪的生长,每天还要有一定的放牧时间。大大小小的猪被散养在草场上,我们要看着他们不要跑丢了。第一次去放猪,我是跟老职工尹大爷一起。赶猪的长鞭子在我手中,怎么赶也不听使唤,总是背道而驰。弄得我没有办法,急得满头大汗。我就静下来,观察尹大爷的举动。尹大爷不慌不忙,看着几十头猪在草场上吃草,拱草根。有一头猪,个头大,猪耳朵有一个豁口,吃了几口草,就抬起头来张望,像是在想坏点子。它刚想起步,突然耳朵上“啪”的就挨了尹大爷的一鞭子,马上老老实实的低头吃草。停了片刻,它又抬起头左右看看,刚要走,又挨了一鞭子,只能继续吃它的草。我请教了尹大爷,他说:“这些猪就看这头猪呢。它是个‘头儿’,把它管住了,其它猪就老实了。”从此以后,每当放猪的时候,我就特别注意这只猪的情况,渐渐地我手中的鞭子也开始发挥了它的威力。

为了减少猪得传染病,我们需要定期给每头猪打疫苗。刚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我拿着针管看着猪圈里四下乱跑的猪,完全不知道如何下手。后来,在老职工的指导下,我这个“蒙古大夫”开始学着给猪打针。越打越熟练,很快我自己在没有人协助的情况下,也可以完成打针的任务。小仔猪比较好打,拎起它的耳朵,它就一动不动了,任你摆布,麻烦的主要是体型大的猪。为了能将针顺利打完,就要求注射速度要快要准,我也练就了一手“本事”:找准位置,迅速地将注射器的针头刺入它们的皮肤,针进去的刹那就要猛推针管,推送完药水后,顺势再快速抽出针管。

解决了猪传染病的问题,另一个问题是狼的威胁,我们就比较头疼。几乎每天夜里,狼群都要光顾我们的猪圈。为了安全,我们班里养了一窝小狗仔,一共有五只。就是这不起眼的五个小家伙,后来为保护畜牧班的安全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五只小狗成了狼的有力对手,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只要有个异常动静,它们吼叫着一起窜出去,有时能把狼追到四五里开外,真可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值夜班的职工每每望着它们摇着尾巴得胜归来时的情景,就觉得非常自豪。它们为我们的猪群保驾护航,保了一方平安。

知青往事之六:我在北大荒的那些年

 

一天夜里我值班,月亮躲在云层里时隐时现。我正在井台上打水,突见100米开外,由东向西一个一米长六七十公分高的黑影向我慢慢走过来,越来越近。我当时心里忐忑不安,不知何物。待看清楚时,才松了一口气,原来是我们的长毛狗,不知从哪里叼来了一张袍子皮。

到了十月份,畜牧班的工作逐渐繁重起来。经过半年多的生长,大部分的猪准备出栏,这也是见证我们劳动成果的时候。我听徐春祥说我们养的猪长得健壮喜人。每次送猪的车到了佳木斯肉联厂,从来不用去排队,直接就拉去化验、过磅。

每年老母猪产仔时节都是畜牧班人手最繁忙的时候。北大荒的老母猪体重常常达300公斤以上,一到生崽时节总是脾气暴躁,野性十足,因为祖先遗传的习惯使它们总想找一个隐蔽的地方生育。有一年夏末畜牧班还发过一件有趣的事情。一天夜晚,一头即将临产的老母猪不见了,也不知道它是怎么翻过一人高的围栏的。北大荒的野外狼群出没,母猪在外生产格外危险,第二天连里赶紧发动大家去寻找。好在那一年发大水,大片荒野被河水淹没,母猪能藏身的地方不多,很快就在一片草丛中找到了母猪和已经生下的一窝小崽。这一夜北大荒的野狼居然没能伤害它们,可见这老母猪有多厉害。难怪老人都说,北大荒最厉害的野兽不是狼、不是狗熊,而是野猪呢。一看到人群,老母猪就凶相毕露,摆出一副谁敢过来就和谁拼命的架势,连平时喂食的饲养员也不能接近。大家商量了一下只能“智取”:由一个腿脚灵活的小伙子拿着一根长竿去挑逗母猪。母猪被逗急了,就去追人,其他人赶紧趁机把猪崽抱到筐里抬着往家跑。母猪听到猪崽的嘶叫声连忙回头追赶,等到追上时大家扔下抬筐就跑,再由小伙子拿着长杆去继续挑逗。畜生毕竟是畜生,上过一次当还会上第二次第三次。这样经过几个回合,终于把老母猪和小猪崽安全地弄回家。

知青往事之六:我在北大荒的那些年

 

为了提高小猪仔的成活率,每到母猪生产时期我们都要用极大的耐心时时陪护。因为刚产下的小猪仔体质非常弱,跌跌撞撞,一般要一两天后才能正常行走。老母猪每胎一般产12头左右的小猪,都需要职工白班夜班精心护理,不能有丝毫大意。尤其是夜班,只有一个人值班,产仔房里没有电灯,当时只有小马灯,光线很暗,条件特别艰苦。这更要求我们要有较强的责任心。我们尤其怕老母猪起来,因为猪圈地方狭小,容易踩坏挤伤小猪仔;它再躺下时,也容易把小猪仔压死。每逢这时我们班的几个人都要时时刻刻观察母猪的动静,谁都不敢大意马虎。

让我自豪的是,在畜牧班干了三年多的时间,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故,仔猪的成活率也极高。因此,我们班年年被评为连队的先进集体。

作者:北大荒知青王燕平

所有跟帖: 

北京知青1969年1月到延安插队,一个月后过春节,十几个青年男女在窑洞里抱头痛哭-陕北的环境远比他们想象恶劣的多了(不知道老习当 -不好吃懒做- 给 不好吃懒做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3/2019 postreply 12:45:24

有一首歌“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哟.......延安那个窑洞住上了北京娃....” -立竿见影-1- 给 立竿见影-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3/2019 postreply 14:40:20

记得!那时我们在黑土地 唱着此歌 羡慕能去延安的知青!那可是革命圣地啊! -tomcat801- 给 tomcat801 发送悄悄话 (176 bytes) () 04/15/2019 postreply 08:27:50

下乡"知青" 的"先天条件"是不同的。 -山乡不仕- 给 山乡不仕 发送悄悄话 山乡不仕 的博客首页 (128 bytes) () 04/15/2019 postreply 08:43:24

加跟帖:

  • 标题:
  • 内容(可选项): [所见即所得|预览模式] [HTML源代码] [如何上传图片] [怎样发视频] [如何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