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汕头807特大骗税案

2000年发生在广东汕头的“**807**”特大骗税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危害最深的**骗取出口退税案**之一,涉案金额高达**323亿元**,骗税金额**42亿元**,震动中央,直接促使国家出口退税政策改革。  

---

### **案件背景:出口退税政策被钻空子**  
1990年代,为鼓励出口,国家实行**“先征后退”**政策(即企业先缴税,出口后再申请退税)。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这一政策,通过虚开增值税发票、伪造出口单据等手段,疯狂骗取退税。  
**汕头潮阳、普宁**成为骗税重灾区,当地形成**“供产销骗税”一条龙**”的犯罪网络,甚至部分政府官员、执法人员涉案。  

---

### **案件爆发:中央成立“807”专案组**  
2000年,国务院接到举报线索,发现汕头等地存在大规模骗税行为。  
- **2000年8月7日**,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决定成立“**807工作组**”,由国家税务总局、公安部、监察部等部门组成,赴汕头彻查。  
- 工作组由时任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崔俊慧**带队,调集全国**300多名**税务、公安精英,秘密进驻汕头。  

---

### **犯罪手法:疯狂骗税,官商勾结**  
犯罪团伙主要手段包括:  
1. **虚开增值税发票**:成立空壳公司,大量虚开发票,甚至出现“**一张桌子就是一家公司**”的乱象。  
2. **伪造出口单据**:虚构出口贸易,用“**买单出口**”(购买他人出口信息)骗取退税。  
3. **贿赂执法人员**:部分海关、税务、银行人员被收买,提供“保护伞”。  
4. **暴力抗法**:部分涉案人员威胁、恐吓调查人员,甚至试图纵火破坏证据(但“火烧专案组”一说无官方证实)。  

---

### **查处结果:震惊全国,严惩不贷**  
- **涉案金额**:323亿元,骗税42亿元。  
- **抓捕人数**:涉案人员**1000多人**,其中**30多人被判死刑或无期徒刑**。  
- **官员落马**:包括汕头市原副市长马红妹、潮阳市国税局原局长林镇权等**数十名官员**被查处。  
- **企业整顿**:汕头上千家“皮包公司”被取缔,当地经济一度受重创。  

---

### **案件影响:政策改革,重塑经济秩序**  
1.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国家改革退税机制,加强监管,推行“金税工程”堵住漏洞。  
2. **汕头信誉危机**:该案导致汕头企业信誉受损,招商引资困难,经济多年低迷。  
3. **全国性打击骗税行动**:此后,国家持续开展打击骗税、虚开发票等专项行动。  

---

### **案件反思**  
- **监管漏洞**:政策执行中的漏洞被不法分子利用,暴露了早期税收征管的不足。  
- **官商勾结**:部分公职人员涉案,凸显权力监督的重要性。  
- **经济代价**:汕头因该案付出沉重代价,直到近年才逐渐恢复营商环境。  

该案被写入中国税务、经济犯罪侦查的典型案例,成为**中国打击经济犯罪的重要里程碑**。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