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mbridge古董集市

我去波城的由头之一,是想参观离波城65英里的brimfield 镇西子举办的古董自由集市。它为期约一周。是美东最大规模的古董自由集市,据说每次集市参展店铺有近千家。下面说说去那里的感受。

先说路途,我去波城没开车。去那里得“起早贪黑”赶公车。我一早七点半跳一辆去springfield 的大巴车,预计中转等候一小时,再转“灰狗”去Sturbridge,再叫ube7-10英里去brimfield.初程车晚点一小时,我连跑带跳到了“灰狗”边上,现买电子票上客车。“灰狗”把我下到一个加油站,我大着胆子叫了uber,居然uber 不知此地有此集市。挺奇怪。到了那市镇,那司机和我都吃了一惊。“漫山遍野”连成片的帐篷古董铺子,一排排,横的纵的,售卖各式各样的旧玩意!我一看,心里乐开了花!总算没白来!有热闹看了!
这些铺子的帐篷,沿着公路两边铺排开,不知有多长。反正我看看走走三个多小时,还没看完,应该是看了小一半.人累了,也就不敢再往前走,拖着疲惫的身体往“村头”走。
我看了什么呢?我感兴趣木器和瓷器,特别是有亚洲元素,中国元素的东西。有些摊主一看摆的东西,就知道是严肃的收藏者。那些繁复花纹的旧门窗桌椅,很多都用过很多工时做出来的,倾注了工匠的心血,使用了各种复杂的工艺,年代久远,看了让人体会到过去匠人的用心,很让人感动。那么好看的大木门,曾装饰的是怎样美丽的大门楼,那院子里的人都发生怎样的故事,令人遐想…
 
 
而瓷器卖品里,很有一些中国日本瓷器,有些是做成西餐成套瓷器,有些似久居海外的中国人家里用过的,文瓶做底的高大台灯底座等等,图案是国人喜欢的梅兰竹菊等,因这文化元素,一眼便分辨出来了!当然,此处古董集市上中国文物的数量和质量都挺少,跟西安大唐西市“西市古玩城”的数量和质量是不能比的。这不,图个眼热嘛。去国一万多公里,看看早几辈中国人都能留下些什么痕迹?或者说,中国文化/亚洲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在美东有何影响遗存下来。
我认识也去过几位美国人住宅,他们也是,自己或亲友出差旅游到亚洲,会买旅游纪念品-挺大众的产品,也是小心挂墙上收藏。那去过多次亚洲的,甚至在那里生活工作过的,其收藏品也就更精致些。另中国及亚洲他国,过去现在都有专门外销瓷,有些也流转到这市场上来了。总归,对亚洲文化亚洲元素感兴趣的,绝对有所收获。
其实,因古董集市巨大,收藏展品巨量丰富,估计所有来访者都能找到他们感兴趣的品类。我不知来访者是周边群众还是专业捡漏的,是来看集市一天还是多次,反正我是结结实实给累坏了。
我立在“村口”路边等接我去接驳“灰狗”的uber车,看来来往往的客户们,多是举家前来,各有所获;或是年轻人一组或中老年友人一组,拉着移动小拖车或自行抱着各自喜欢的旧物件,欢喜而去。还真是,这有吃有喝,有看有玩的巨大集市,不是像个“嘉年华”会似的,给十里八乡的人们带来别样的幸味!
我为赶车离开了,又是一程uber,两程大巴车,辗转回到波城。在集市前后呆了四个小时,紧赶紧的,把自己位移回波城,还挺费劲的。看来下回得自己开车,见啥好的,也能往车上搬。撘巴车来,只能过过眼瘾(好像自己多懂古物旧物似的)。哈哈!
总之,我对这趟古董集市之旅挺满意的(集市上有些摊位东西好,有看头;有些质量差,但铺子们集中,总有可看的。里面有很多历史,挺多制造工艺,蛮开眼界的)
这个brimfield,是两条河之间的平川地,从1956年就开始每年三个月,每月一周时间办集市,成了当地一大特色。我看了简介,觉得当地人真行,硬是靠着古董集市给自己镇子树品牌,发展经济,长长久久办下去…
仅以此记!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