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我赚不到钱,是因为道德太高尚”
许许偶尔请客。。。
今天跟几个年轻女生吃饭聊天,气氛特别轻松,我也很开心。
其间小艾突然冒出一句:“我赚不到钱是因为道德太高尚。”
我一时没分清她是认真的,还是在调侃。
(注:小艾会是我常用的化名,用来指代和我有深入对话的女生,不特指某一个人。虽然当事人表示不介意被写进文章,我还是觉得,细节就留点空白吧。)
聚会之后我微信她,认真追问了一句:“你那句‘赚不到钱是因为道德太高尚’,是在说笑嘛?”
话题一:关于“我赚不到钱是因为道德太高尚”的说法
小艾:
我觉得是新入社会的小孩的一个困境
我其实想听您的反驳来着
小艾:
比如很多人告诉我去教唱歌,但是我深知没有一个成熟专业的老师,学生会走很多弯路,而且很难纠正。所以我一直过不了心里这个不想误人子弟的坎儿。
许许:
这个归因显然是有问题的。它暗含的逻辑是:“我道德高尚,所以我没有问题。”但现实是,你的赚钱能力、推销能力不足,是一个客观现象。可以去提升它,或者干脆走另一条路,比如提高投资能力。
但如果归结于说,嗯我道德太高尚了,那我还努力什么呀,对不对?
????话题二:关于教唱歌的道德顾虑与定位困扰
小艾:
很多人让我去教唱歌,但我知道如果没有足够成熟的教学能力,学生会走弯路,甚至很难纠正。所以我一直过不了“误人子弟”这道心理坎。
许许:[她的顾虑让我想起,很多人其实忽略了“阶段性能力”和“阶段性收费”的可行性。]
你的逻辑只是一条线,还有很多其他的线,你比如说初学者,那很多人他不想花找那种足够好的老师的钱,他就想花点儿小钱,然后入个门,那你完全可以列出来说,我能教什么,我不能教什么,那你的服务对得起你收的费用,那就足够了,那这个逻辑你接受吗?
小艾:
嗯,有道理。
????话题三:从唱歌教学到个人特色服务的延伸
许许:
我认识一个商业能力很强的女生,她教英文收费很高。但她的课不仅仅是英文教学,还融入了文化、情绪管理、以及其他(她的商业内容在此略过)等内容——是一个整体的package。
小艾:
我其实还有一个顾虑,就是很多人学的都是流行、爵士、R&B、音乐剧……我感觉自己没有太强的竞争力。
许许:
你也可以发展自己的特色,比如通过唱歌来释放情绪、促进身心健康,或者结合其他你擅长的领域。关键是:了解客户的需要,并围绕这些去设计服务。
不是比谁唱得更好,而是看谁能提供更贴合客户需求的服务。
小艾:
明白了。要发展自己的独特业务,把服务加入自己的特色。
许许:
但我自己也不是商业化达人。你多看看周围谁比较擅长这些,特别是声乐+生意有双天赋的。
????话题四:关于人际互动与合作关系的建议
许许:
我今天才知道INFP的外号是“小蝴蝶”。其实很贴切——INFP天生善于与人链接。如果能把这项天赋打磨成优势,会很有力量。这是一般而言。
我做为INFP倒觉得,我在需要的时候,会成为社交小飞蛾。带着明确的目的,去结交想结交的人。哈哈。其实,我之前已经跟小飞说了,她男朋友也答应跟我网上informational interview。但感觉还是跟女生一起,边吃边聊很自然。而且我还挺喜欢请客吃饭的感觉的。
刚才去查了一下ISTJ – 除了I,和我全是反着的那种“检察员“。我先生老谱还真的中个十之七八。但我觉得,如果当初了解这些,貌似也没什么用。FP要通过感觉的,而且是当时当地,感觉随时在变化。
以上是我跟小艾的微信对话。
聊完商业方面的纠结,话题自然而然转向了“怎么识人”这件事。
其实小艾做过不少联络的工作,但她似乎并没有把她的人脉能力很好的利用和发挥出来。用她自己的话,“忙着内耗”。
她说,我三五不时的follow up对她的进展是个促进,因为她不想让关心她的人失望。
我跟她说,不如试着找些自己感兴趣的“小挑战”,但要那种需要和别人一起完成的。
这类任务最能看出一个人是不是靠谱,配合起来顺不顺,有没有耐心,也能慢慢辨别出谁是值得长期相处的朋友。
做事,往往比说话更能识人。
一顿饭,一场聊天,一些真实对白。
我们太容易把一些事捆绑在一起,比如把道德高下和赚钱能力对立起来。但其实,这是两个维度,并没有因果关系。
你可以道德高,又赚钱多;也可能道德高,却赚得少。相反,道德低但赚钱多、道德低却也赚钱少的,也都不在少数。
这世界不是非此即彼的四格漫画,而是复杂的象限图。真正重要的,是你愿意在自己所在的象限里,找到成长的方式,而不是守在某个标签里。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