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高粱》里崇拜邪恶和枭雄的小孙子,后来会是红小鬼,还是黑小鬼?为何面目不清?怎么看胡兰成和易先生?

本帖于 2025-09-13 17:45:47 时间, 由普通用户 ScottGu 编辑

诺贝尔文学奖应该奖给理想主义文学。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也许是莫言的理想,但那不是莫言写的。

电影《红高粱》里的枭雄演员虽然一脸正气,在小说里却是谋财害命的奸恶之徒。

有说《红高粱》枭雄的原型是曹克明,原来是中共干部领导暴力革命,后叛变中共。后来打了那个伏击战。

以前互联网上有再后来曹克明领取日军经费的证词(经手人县政府会计?)。后来这些证据全部消失。台湾有人也指控曹克明是汉奸,但法院判决不是。

不过有权威资料说:因暗杀闻一多而被判处死刑的特务军官汤时亮、李文山没死,被调包了,由其他犯人顶替枪决。真相如何?陈琏、傅东菊怎么回事?ROC司法可靠吗?

孙立人等等又是怎么回事?胡兰成受邀去台湾讲学,江南却被暗杀。

《明天更美好》是里根时代 A City Upon a Hill 理念下的老歌,是当时世界流行文化影响下的产物。1986-1987年间的学生抗议、游行也比较健康。但《红高粱》出来后,味道开始变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