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照片的说明

作者:陶次瓦 于2024年12月6号
 

时常看到网上有引用民国时期的上海老照片,就是那张鲁迅先生与萧伯纳,蔡元培先生的合照,许多网文都形容为在宋庆龄旧居所拍。虽然时间与人物介绍都准确,但是对地点却是有误,笔者的祖父孔敏中先生,拍摄当时就在现场,而且在八十年代也有人来笔者家里,向孔敏中先生核实拍这张照片的地点,所以笔者希望就地点问题,代祖父提出说明。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访问上海是在1933年,2月17日到上海。

 

从1931年(民国二十年)到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孔敏中先生 (1900-1985)由赵元任先生(1892-1982)推荐,在中央研究院出版品国际交换处,负责接收和整理所有的书刊资料,当时蔡元培先生(1868-1940)是中央研究院院长,杨杏佛先生(1893-1933)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他们都在上海亚尔培路331号(今陕西南路147号)的中央研究院办公。

 

杨公于1933年6月18日被刺杀在亚尔培路中央研究院的大门口不远处,当时车上除了司机,杨杏佛先生,还有杨公的儿子杨小佛。杨杏佛先生扑在儿子身上,最后身中数枪而亡,司机也身中了数枪,而杨小佛则只右腿中了一枪。

 

大概是1980年初,有两位九三学社的先生来家里拜访孔敏中先生,希望能协助找到这张鲁迅(1881-1936),萧伯纳,蔡元培合照的拍摄地点。那时老祖父的腿脚还可以,但自行车是不能骑了。于是带着二位先生坐24路无轨电车去了陕西南路147号的肺结核病防治所,指认了在大门外的篱笆围墙处就是拍摄地点,当然也谈到了杨杏佛先生的遇刺地点就在近处。二位先生把老祖父护送回家,临走时还不断说”您们这些老人都是历史的见证人哪“,那次老祖父心情很是激动了好几天。

 

1984年,老祖父从石库门房子的二楼亭子间楼梯上摔到了一楼,那次摔得很厉害,从此老祖父一直卧床再也没站起来过。大概是九三学社的介绍把,那年杨小佛先生来看病床上的孔敏中,因为要写一些过去与鲁迅先生有关的文章,还和祖父核对了一些过去的事情。因为孔敏中在中央研究院时,有好几次代杨总干事和蔡院长驱车去山阴路接鲁迅先生来民盟开会。

 

笔者推测由孔敏中去接鲁迅,不光是因为那时祖父的年纪轻,腿脚健,更是由于我祖母与许广平在北平女师大同班,同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所以孔敏中夫妇在北平的时候就认识鲁迅先生,来上海后当然比较放心。后来孔敏中还介绍了左翼作家联盟的我堂伯父孔罗荪(1912-1996)与鲁迅先生相识。

 

回到照片的拍摄,图一就是那张在上海亚尔培路331号(今陕西南路147号)大门前拍摄的照片,自左至右:鲁迅,萧伯纳,蔡元培。注意因为萧氏是个高个子,所以相机的视角几乎与鲁迅的脖子齐平,这样不会让萧氏显得太高,而且由于是三人全身照,所以相机退的比较远,背景是全景。

 

图二是杨杏佛先生与鲁迅的合影,这张照片视角就明显降低了,大概在胸腹部之间,而且是几乎半身的双人照,所以相机离得近,背景只有局部。所以两张照片其实是在同一地点拍摄的,而并不是一张在中央研究院拍,另一张却在宋庆龄别墅里拍。

 

如果还有疑问,请看图三。这是杨小佛先生贡献的一张三人合照,自左至右:李济(1896-1979),杨杏佛,鲁迅。1933年2月摄于亚尔培路331号(原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也是杨杏佛先生那时的居住之地,岂知四个月后,杨公竟然命丧于几步之遥)

=====================================
图一:
 
 
图二:
 
图三: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第一张照片看,鲁迅的气质,还是比蔡元培高一筹啊;说得不太合适,就是比蔡元培洋气,杨杏佛先生看上去也不错 :-) -明初- 给 明初 发送悄悄话 明初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6/2024 postreply 21:37:09

眉宇轩昂是也! -陶次瓦- 给 陶次瓦 发送悄悄话 陶次瓦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7/2024 postreply 12:10:00

好文,历史细节。 -老生常谈12- 给 老生常谈12 发送悄悄话 老生常谈12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6/2024 postreply 22:44:16

谢过! -陶次瓦- 给 陶次瓦 发送悄悄话 陶次瓦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7/2024 postreply 12:11:00

背景看着眼熟,原来是“陕南邨”。鲁迅的头发很硬,难怪会写那样的文字。:) -''''''- 给 ''''''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07/2024 postreply 04:53:00

是那里。怒发冲冠啊。 -陶次瓦- 给 陶次瓦 发送悄悄话 陶次瓦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7/2024 postreply 12:12:00

那里离我家不远,现那里好像是社区卫生站。 -吾道悠悠- 给 吾道悠悠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07/2024 postreply 06:10:33

有好几年没去那附近了,现在不知怎么样了。 -陶次瓦- 给 陶次瓦 发送悄悄话 陶次瓦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7/2024 postreply 12:13:00

好文,还原历史,赞!杨杏佛先生当时任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筹备委员会总干事兼执行委员。杨为人刚直,1933年被军统四大杀手之一 -新手庚- 给 新手庚 发送悄悄话 新手庚 的博客首页 (125 bytes) () 12/07/2024 postreply 07:51:11

历史的变迁总是瞬间发生,不过杨小佛还是幸运的。 -陶次瓦- 给 陶次瓦 发送悄悄话 陶次瓦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7/2024 postreply 12:16:00

李济先生是咱们中国的考古学之父。您提供的这张照片我还第一次见,没想到他的个子这么高。多谢! -新手庚- 给 新手庚 发送悄悄话 新手庚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7/2024 postreply 07:59:51

他们那一代的人都有很多故事被湮没在了乱世之中。 -陶次瓦- 给 陶次瓦 发送悄悄话 陶次瓦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7/2024 postreply 18:56:29

萧伯纳1856-1950,94岁。蔡元培1868-1940,72岁。鲁迅1881-1936,56。杨铨1893-1933 -申芝堂主- 给 申芝堂主 发送悄悄话 申芝堂主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7/2024 postreply 08:02:18

这是一个全新的视角,从年龄看历史人物。 -陶次瓦- 给 陶次瓦 发送悄悄话 陶次瓦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7/2024 postreply 18:52:50

我又仔细看了一遍,原来您是孔敏中孔老先生的后人,失敬,失敬。请问孔老是不是在清华执教过?还有他和赵元任赵老有何关系? -新手庚- 给 新手庚 发送悄悄话 新手庚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7/2024 postreply 14:11:52

您客气。孔敏中是我的祖父,1921-1928年在清华园管理图书和任外国语文系助教。 -陶次瓦- 给 陶次瓦 发送悄悄话 陶次瓦 的博客首页 (432 bytes) () 12/07/2024 postreply 19:11:32

那也很了不起啊!等有机会去看看杨女士的文章。 -新手庚- 给 新手庚 发送悄悄话 新手庚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7/2024 postreply 20:42:50

您祖父母认识的人可都挺了不起的。清华四大导师之一的赵老就不说了。杨女士可能更厉害。祖父是中国佛教学会的创始人杨仁山先生。 -新手庚- 给 新手庚 发送悄悄话 新手庚 的博客首页 (93 bytes) () 12/07/2024 postreply 21:03:47

几个中国人中,蔡元培的气质最好,虚怀若谷,礼贤九流。民国的大学教育能有惊人的飞跃,盖因此人。 -空城之主- 给 空城之主 发送悄悄话 空城之主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8/2024 postreply 10:44:27

100%赞同! -陶次瓦- 给 陶次瓦 发送悄悄话 陶次瓦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0/2024 postreply 18:46:0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