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公众号同步连载:
第4章 三寸金莲(2)
?
刘家的家道,当年本不如蒋家。但刘老太爷弃文从商后,做地产和建筑生意,非常成功,后来居上,产业如今已大于蒋家。
长毛作乱那几年,很多江南的生意人都受到牵累,唯独上海租界的房地产生意却更加忙碌了。长毛从西南起兵持续东进,士绅人家为躲避兵乱,争相往东南迁移,安徽浙江的有钱人很多逃入上海租界。
大量移民令租界房源紧张,于是由英国外商起头,上海地区的地产商开始建造省地又实惠的连栋石库门房子,刘家也跟进了这个潮流。
长毛平定后,黄河流域发生大旱,又连续了好几年,江北夏秋无收,赤地千里,大批贫苦流浪的民众向江南迁移。这些贫穷的移民没有钱买或者造像样的房子,却也不乐意迁往贫瘠的浦东,而是购买便宜的建筑材料,自己出人工造一些简易棚屋,刘家又因此赚了一笔。
刘老太爷的独子刘安国据说爱钱不爱书,已经失去书卷家风,是个不折不扣的生意人了。安国的三个儿子中,只有尚未婚配的幼子建文还算是个读书人。因此刘家虽然有钱,对蒋家还是倾慕有加。蒋老太爷过世后,刘老太爷谈古论今,只有世侄宾贤能够应对。故而宾贤年纪虽然小两岁,在安国面前,似乎略有半个长辈的面子。
两家人在客厅坐定,对着园子里的雪景,喝着温热的绍兴黄酒,讲些客气问候的闲话。
本来两家经常走动,宴请不过家常便饭。可是这一次宾贤请刘家人,却另有深意。
原来两家老太爷本有互结秦晋的念头,只是两家都只生儿子,蒋老太爷作古以后,时间一长,这念头渐渐被淡忘了。
宾贤眼见建文是刘家孙辈中最有文才,料想会有出息的,便想将玉娴许配给他。
玉娴和建文是自小一起玩耍的朋友,凭蒋家在上海的清名,以玉娴的美貌修养,哪家男儿不动心?而玉娴呢,是最听爹爹话的。所以宾贤对此事成竹在胸。
席间宾贤问起刘老太爷,安国说父亲略有微恙,并无大碍,宾贤便举盏遥祝刘老太爷安康,安国与三个儿子连忙站起举盏回礼。
这时建文建议:“难得元宵佳节,大家同饮此杯如何?”
建功的媳妇蕙兰站起来响应道:“弟弟说的是,当年两家老太爷同赴京城应考,又一同弃文从商,情谊悠长,哪里分过彼此?我们今日人人同饮,像一家人一样。”
安国听了,也附和小辈们的意见。
宾贤转头看看妻子和女儿,心中略有犹豫,但终于抵不住刘家人的热情,对蒋太太和玉娴说:“那就喝一小口吧,难得佳节。”
蒋太太和玉娴推辞不过咪了两口,连玉书也起劲地喝了几口。
借着弥漫开来的酒力,两家人话都多起来。建文问起两家老太爷的旧谊,问当年为何要以读书为业,又为何要弃文从商。
宾贤笑问安国:“你们还没有告诉过小辈们山东道上遇劫的故事吗?”
“当然告诉过,他们都知道祖父为何弃文从商的故事。”安国说。
建文忙解释道:“我的问题其实是,为什么要等到被抢劫了才想起弃文从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讲法,也许只是读书人自抬身份,古来能兼济天下的,靠读书为进阶,实在没有几个,或许还不如赳赳武夫多,孔子自己也没有做到。管仲说士农工商四民,其实并没有高低排序之分。”
“大哉问,大哉问,”宾贤对建文的博学深思非常赏识,自己也忍不住发挥起来,“自西周以下,历代重视土地农产由来已久,以为商业只是帮助流通,并不直接有产出。历朝都有抑商倾向。但经商出身而能史上留名者,依然不乏其人,比如吕不韦甚至几乎权倾朝野。”
“士农工商里的士,未必只是指读书人吧。”建功插了一句。
“是啊是啊,”宾贤继续说,“士原本包括文武之士,专指文人应是自从隋朝开科取士,读书成为谋得名望地位和收入的重要途径,从此以读书谋取仕途,成为公认的正道。读书做官其实是人云亦云的选择,并没有多少人会像建文你这样穷究其理,忘了读书之外,另有安身立命的途径。”
“蒋家叔叔说得非常对,也许古时谋生的办法也不多,读书可以用死背的办法给人以虚幻的有学问有才能的印象。其实真的靠读书成功的人,如曾文正公,其书上学不到的谋划机变之术绝不亚于成功商人。”建文说。
“好见识啊,好见识!”宾贤兴奋地轻轻拍了拍桌子,心里真喜欢建文。
建文一发不可收拾:“仕途与商途之间的取舍,其实是时势所迫,天下无道,即使得了功名做了官,也是前途渺茫,我想这是老太爷们弃仕途的根本原因。而入商,则是南方比北方观念开放,加上有租界的影响而造成了经商的机会。将来天下如果清明太平,仕途与商途应该是各有千秋,相得益彰,没有高下之分。”
“说得好,能博文而不滞碍,建文此议,可以雄视古今啊,安国兄你生的好儿子!”宾贤由衷地赞叹。
建文意犹未尽,继续侃侃而谈:“青海通天河水,原本清澈如蓝色海水,到了黄浦江,成了黄水,无知世人听了圣人出黄河清的民谚,以讹传讹,都以为黄水不好清水好,可是如果把黄浦江水都滤清变成蓝水,那就没有浦西十里洋场这样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好场所来经商发财了,老太爷们弃学经商的努力也白费了,那时枯坐河岸守着蓝水读圣贤书,人生岂不无聊至极?”
安国哈哈笑道:“小子,还真能说,在家倒没看出来。”
宾贤举起酒杯:“来,大家为建文干一杯。”
建文的两个哥哥平日早已知道这位弟弟的博学多才,此时更是钦佩又加,一起举起了酒盏。
本书由南方出版社2022年出版
免费查阅:Columbia University Libraries, Library of Congress
网购:Amazon, Barns & Nobel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