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老拿毛泽东当低分高能的典型,他也是高分高能,只是偏科,加上没钱上北大
毛泽东作文可是一直是高分的,他的教授也是后来平调北大(就是后来没再深造)的教授。
杨昌济,[1]男,1871年4月21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县清泰都隐储山下的板仓冲,名怀中,字华生。伦理学家,教育家。杨昌济两次乡试不中,后在家设馆授徒,常与密友杨守仁讨论国事,认为“非改革不足以图存”。1898年就读于岳麓书院,不顾山长阻挠,毅然加入进步团体南学会,努力宣传新学、新政,赞同谭嗣同的“以民为主”的政治思想。戊戌变法失败后,避居家乡,研究经世之学。无论是研究学问还是做人,都具有坚忍精神,他说:“吾无过人者,惟于坚忍二字颇为着力,常欲以久制胜。”他的这种精神,学子们称为“达化斋法门”而竞相仿效。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东渡日本留学,主攻教育学。宣统元年(1909年)留学英国,专攻哲学、伦理学。1913年后任教湖南省立高等师范学校、第四师范、第一师范1。918年6月,应蔡元培先生之聘,任北京大学伦理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