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养老,实质上是让后代的后代来养老,是政府提高房价的目的,

来源: 2013-10-01 13:37:28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9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并按计划在2014年上半年实行推广。一时间,“以房养老”话题再次引起舆论热议,也引起大部分人的恐慌——中国人似乎这辈子就跟房子卯上了。

  以房养老,在百度百科里是这么解释的:以房养老被称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或者“倒按揭”。是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在老人去世后,银行或保险公司收回住房使用权,这种养老方式被视为完善养老保障机制的一项重要补充。


  中国人素来讲究“养儿防老”“居者有其屋”的传统,在数千年“养儿防老”的观念下,“遗产”与“养老”问题让两代人之间存在着彼此心照不宣的特殊权利义务关系。更何况在买房子观念在国人心中根深蒂固,房子对于一个家庭的意义不仅仅是简单的居住环境,尤其是在当前一线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将自己毕生奋斗的成果交予银行“借钱”生活,大部分人在情感上根本接受不了。因此,以房养老虽然作为完善养老保障机制的补充而重提,还是被不少人认为是政府不力,欲从民口中抢食。


  事实上,我们中大部分人有必要去担忧养老问题。数据显示,中国目前已经进入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高国家之列,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接近1.3亿人,到2050年将达3.32亿人,超过总人口的23%。与此同时,预期寿命在稳步上升,在30年里,平均每5年上升约1岁,这也就意味着,人均养老金支付的总额也将增加。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退,“现收现支”方式下的养老金缺口越来越大。据了解,截至2010年,国家养老金个人账户本应有资产19596亿元,但实际上却仅有2039亿元,存在17557亿元的缺口。而据世界银行的一项估算,从2001年到2075年,中国养老金缺口可能达到9万亿元人民币,目前对中国养老金缺口的估算,最乐观的也认为缺口将达到3万亿人民币。


  养老金存在巨大缺口的事实以及当前房价居高不下使得“以房养老”刚一重提就受到极大的舆论反馈,如若得以成功推广,也许牵扯在一座房子上的矛盾还将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