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回国2013

来源: 2013-05-05 16:29:22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每次回国,其实都是失望多于兴奋。以前回国,是听说国内变化大,好奇,想回去看看到底变成了啥样,现在回国,是因为国内的亲戚朋友大学同学啥的都还惦记着咱,每次回去都把咱当大熊猫似的对待,让咱不回去都感觉有点说不过去。



 

在国外居住了20年,和国内的朋友在行为方式上总是有点区别的。国内的朋友问工资收入问住宅面积是家常便饭,熟悉的朋友我坦然告知,不熟悉的我就说:我在国外当义工,一分钱都没有,没看出来我是归国难民么?去商场购物,一服务员(不知外号是不是叫肥肥?)看着我直说:你体重多少?太瘦了,太瘦了,你怎么这么瘦?我笑:真对不住了,阿姨,没经您同意咱就长成了这样。肥肥笑趴了,用手拍着我的肩膀说:你咋这么逗涅?这年月,啥事都犯不着生气,忽悠就是一切。



 

这次抽空回了趟老家。沈阳象中国很多内地城市一样,到处大兴土木,无论是商业楼还是民居,都追求纽约模式的高楼大厦,其实,纽约被西方人看作是现代都市的丑陋。现代的社会,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大家向往的是花园城市。中国说的城市绿化是在城里种树,而西方人说的绿化是在森林里盖房子,理念是完全不一样的。无论是商业楼还是民居,看它现代不现代不是看楼有多高,外观有多摩登,而是要看这楼的设计理念是否人性化,配套设施是否齐全。就拿新西兰的房子来说,新西兰的房子首先要抗震。抗震不是靠嘴上说说,如果你们有空来新西兰,去参观国会大厦时,就会有录像向大家详细解释抗震结构和原理,你们一看就会明白,真正抗震的房子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结构。新西兰的抗震技术世界领先,而国会大厦抗9级地震就是经过严格的测试确实可以抵抗9级地震的。最近看到四川地震,很多汶川地震后新建的抗8级地震的房子在最近的7级地震中全倒了,还有什么所谓抗震研究所的专家恬不知耻地说什么抗8级地震的房子不是说是抗8级地震,而是抗防裂度什么什么的。。。NND,房子不震本来就不应该裂,如果不抗震能抗裂么?拿谁当白痴呢。



 

在抗震的基础上,新西兰的民房还要有insulation,就是房子要冬暖夏凉。要做到这一点,主要就是在外层建筑材料比如砖瓦水泥和内层建筑材料之间有间隔,间隔中要夹一层保暖材料,这层保暖材料同时还具备防火的功能,就是具备不可燃性。新西兰的民房一般都有完整的配套设施,比如HRV空气清新系统,这个系统将户外的新鲜空气与室内的空气及时互换,在保证室内空气清新的同时还可以使室内的温度保持在让人舒适的水平。由于我居住的城市气候适宜,所以我在这边这么多年都没有安装空调。因为房子冬暖夏凉,根本没感觉有安装空调的必要。



 

最后要说的当然是马桶。在沈阳住的是公寓,朋友帮安排的,说楼里很多外国人居住,应该适合我。结果我住的那几天,马桶就堵了2次,后来管理员告诉我说,这里的马桶不能放手纸,要放在马桶边上的纸篓里。厕所手纸不能往马桶里扔,这是神马国际化都市?



 

再来说说沈阳的环境。硬件就不要说了,空气质量差得像毒气。以前父亲曾笑话说南方人是南蛮,现在看,南方人一点不蛮,而是极其有礼貌。广东人见女的就叫美女,就算你7老8十,丑得影响市容,人家还是会叫你美女。见男的就叫帅哥。沈阳人才是真正的土匪,说话满嘴匪气。就连超市的服务员都恶声恶气,好像刚吃了耗子药似的。不会说话,只会喊话。我在市委对面的家乐福购物,问服务员哪里可以找到国外的鲜牛奶,那服务员张嘴就嚷嚷:我又不是管牛奶的,你问我干嘛?谁管牛奶你问谁去呀?NND,你丫的就站在牛奶柜台的旁边,脸上又没写着“我不管牛奶“,我有特异功能啊我知道你不管牛奶。再说了,在国外,只要你在超市工作,顾客问你啥问题你都得解答,我哪知道你们说什么国际化大都市都是骗人的?我走过去对她低声说:你知道吗?你这样说话不是缺乏修养,而是没有教养。这回她愣住了,看了我老半天说不出话,好像我是外星人。



 

在公寓楼里等电梯,我还没出呢,外边的人就往里进,我说了句:先出后进,都文明点儿。外面的人还不乐意了:教育谁呢,就她那样。就教育你们了,坐个电梯也抢,先进去几秒钟能拿五一劳动奖章啊?



 

飞机上个别中国游客被人指责素质低,中国游客不乐意了,嚷嚷:中国人怎么了,你会说几句英语了不起啊。本来没我啥事,听见那游客这么嚷嚷,我插话了:你不会说英语了不起啊。中国人没怎么,不就是在牛奶里掺点三聚氢胺,在猪肉里掺点瘦肉精,在菜里放点地沟油,在臭豆腐里放点大便么?这有啥啊?



 

要说国人的素质问题,这里肯定又是一锅粥。好些人会说,哪个国家都有好人有坏人,说中国人素质差没有统计数据等等。谁愿意去调查统计13亿中国人谁去好了,反正你让我赞扬大陆人素质高我还真说不出口。



 

沈阳的物价据说在国内算低,我烫了个头花了1000人民币,平时我经常吃的三文鱼鲍鱼到了沈阳一看价格把我吓回去了。百货大楼里的衣服我看上的打完折还要3、4千,看了一圈咱海外农民啥也没买,全当这过程是向往社会主义新生活了,咱这样的还是回到资本主义的阴暗角落里苟延残喘吧。



 

亲戚朋友们有的20年没见了,但是我总觉得我很幸运,因为见面时既没有尴尬也没有陌生,更没有不愉快,大家相处得很融洽,好像这些年从未分离。



 

人和人真是不一样,看到楼下碧童鞋写的《有一种热闹我消受不起》,多年的老班长给她打电话还被她给撂了,人比人气死人啊。这些年我的这些朋友就没一个主动打电话给我的,要是那帮家伙给我打电话,我肯定抱着电话煲粥不撒手,哼,看谁舍不得电话费先撂?我可不喜欢当一只孤独的狼哈,在咱们这嘎达羊比人多,我就盼着国内的朋友来骚扰我,可这帮家伙都忙着赚钱,我要不回去谁都不来搭理我,真郁闷啊。我郁闷到来这里招人跟我一起回国,结果就淼淼和川川凑一起了,我和其他人就一直没凑上,安琦如今也鬼影不见一个了,这是神马世道,想孤独当狼的一大堆人惦记着,咱这不想孤独的愣被逼成了狼。那啥,碧蓝天,你赶紧的,把你的手机连到我家电话上得了,以后找你的让他改道,到新西兰来看我。我保证送每人一套化妆品—新西兰特产绵羊油,涂脸涂手便后涂pp都行,好用着呢。



 

扯远了,下次接着扯,打字太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