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海归?

来源: 2013-02-14 06:43:47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为什么要海归

海归因人而异,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所以最终决定归不归的还是你自己。用三年的时间准备出国,用三十天的时间接了offer,打包回国。我的专业在美国算上夕阳都不红的行业,建筑类。我深知再等上十年状况还不如现在。时不我待,跟出名要趁早一样,回国也要趁早。

个人情况

我今年32岁,国内本科毕业来美国读研究生,家人都在北京,现在在一家很大的建筑公司做室内设计。工作两年以来,经历了三次Lay off,听说第四次马上就要到来。这还算我们亚特兰大最好的建筑公司。这样的risk总是把人弄的不踏实,以前要成为伟大设计师的伟大理想在现实面前变成了保住工作。相反建筑类市场在中国欣欣向荣,十八大以后的政策是发展和推动城镇化建设,这无疑给我们此类相关行业又注入了一枚兴奋剂。来美7年半,读书,毕业,打工,找工作,一个留学生该经历的都经历过了。考驾照,搬家,换专业,熬夜赶作业,熬夜写论文,毕业焦虑怔,和男朋友分手,投简历,找工作,lay off,这成长的7年是我从小到大最独立的7年,也是最孤独的7年。那这一辈子我究竟需要得到什么过才能不枉此生呢?工作几年以后这种感觉就越来越强烈,我承认在美国一般建筑公司里工作要比国内要清闲很多,而且大部分时间都是8小时,偶尔加加班。工作几年以后越来越看不到希望,越来越湖喜欢做一颗没有人在乎的螺丝钉的感觉。从考大学,出国,换专业,找工作我用了10年的时间,如果让我对过去10年前的我说句话那就是:不要浪费时间,去为理想奋斗。30到40岁的时间如果还是一颗螺丝钉的话,这辈子就完了。

在美国的现实问题

身份问题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确实没有身份就没有安全感。每个想留在美国的中国人都被身份困扰着,10年前的前辈们还可以好好跟公司商量勉强可以申请一张绿卡。但就目前的经济状况,即使自己出钱公司也很难答应。我们公司的政策是,在公本司H1B要在第四年的时候,公司考虑给你申请,但是 case by case, depends on business。申请费用要自费。我第一年在公司用的是OPT,也就是我在公司工作的第5年才考虑给我申请,对于有Master身份的中国人来说,要登上五年多的时间。也就是都加在一起我要等10年才可以拿到绿卡,而且还要保证这10年公司的效益好,没有lay off再次发生。没有身份就没有安全感,我不想再这样被身份制约我自己的发展。而且我深知,为了等一张绿卡,我这辈子最黄金的十几年时间就要被这样浪费了。一谈到这个绿卡问题,很多人都会说找个有身份的人结婚吧,其实这真是个好办法。但是不是我想要的,幸福不幸福和绿卡真没关系。就我的性格来说也很难cheat我自己和别人。

种族问题

这样敏感的问题很难提到桌面上来。相信每一个华人都会深有体会,尤其是在美国南方工作的华人。我的公司性质比较传统,所以高层都尽在不言中的共识被白人把持着,有色人种有相同学历背景也很难升上去。中国人其实在建筑类公司里还可以借着沾中国发展的光来做些中国项目,但是这些项目也没那么容易拿到。即便是很多中国项目的公司中国人也很难做到很高的位置。

回国的优势

职业发展

不管你们家有没有省长部长级的亲戚,就海归人员本身的素质来说回国发展平台更大。我说的发展要以10年为阶段,我知道我们建筑类在美国10年以后不会有什么发展,基本不再建设了,等的花儿都谢了也就等到一个renovation的项目,做了不到3月肯定又on hold。相反,在国内的市场就更大,我可以选择很多我喜欢做的建筑室内种类,比如做hotel设计,高端别墅设计,这种机会恐怕在美国就很少了,在专业内换种类也不是很容易,主要还是项目少。

工资水平

建筑类相关行业在亚特兰大地区的entry level是年薪3-4万之间,即便是你怎么咬牙跺脚10年以后的工资是不可能翻两翻的。国内同样职位基本和美国这边薪水差不多,我拿到在北京的offer居然还比美国的多。如果要是不笨的话,5年之内涨50%基本没什么问题,但是美国就肯定不可能了。我也很清楚在美国未来10年内我要经历更多的lay off和更少的项目。

回国的种种问题

当然在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快速发展中国家会有很多问题,比如房价太贵。人多,环境污染,没有秩序,很多东西不法制。出国多年发现自己的价值观也再悄悄的变化着,国内的种种啼笑皆非的生活需求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抵挡。所以当我跟别人提到我要海归,10个人里面有9个人都会把我骂一顿,当然他们都是我的朋友都是为我好。他们总认为在美国的生活会比中国好。我自己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最求的东西,也许你就是喜欢没有挑战按部就班的生活,住在大house里享受着阳光和新鲜的空气。这些对于我来说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漂的太久需要找到一个踏实的平台体会幸福体会发展。我总相信,中国在进步,中国人也在进步,2010年我回北京的时候发现很多地铁站国内人很有秩序的开始排队了。

很久以前听到形容海归回国的都是放弃了汽车洋房和国外优越的生活。我看我们这代人回国应该说是回去沾祖国发展的光,同时也让祖国沾我们点光。形容这拨回国的应该是放弃的新鲜的空气和地广人稀的生活。

以上是我1月在亚特兰大写的,本来想post出去,但是最后太忙了没有机会发出去。现在我已经回国有一个多星期了,工作也有一个星期了,正在家里享受着春节的假期。

回来以后北京天天是蓝天,这也让我很幸运的没有赶上雾霾。作为一个出去7.5年的北京人来说,我体会和感受到了北京及中国的进步。回来以后的一个星期是我最近这些年过的最好的一段时间。反而觉得回国之前想的回去不适应怎么办,国内人太没秩序怎么办,诸如此类其实都是多此一举的,确实以前想多了。住在我父母家,北京地铁有新开了很多条线,坐地铁上班从通州八里桥站到建国门30分钟,加上走路20分钟,50分钟内肯定到。地铁没有我想想的那么挤,而且大家基本都是排队的,大多数站都很秩序,上楼的电梯大家自觉的站在右边。还有我也看到很多中国人都带着结婚戒指,其实中国人对婚恋关也并没有我们听到的那样可怕。这些小小的变化让我觉得特别的感动。回来以后去做指甲,指甲点小姑娘一人一个对讲机,给我做指甲的小姑娘说下星期过年的时候再来找她,要“给我整个亮堂的“! 我打车去买东西,我给司机钱,司机打开一钱盒让我自己找,还说找多了就算过年我送你的。这些文化上的默契让我觉得小幸福不断。工作上呢,我的公司也是美国大建筑公司,大概30人左右,有美国人,德国人,韩国人,香港人,还有很多海归。大家在一起特别开心,每天开开玩笑,加班也不觉得累。主要的工作模式还是美国化的,没那么多关系,也没有那么多领导。还有就是北京的大环境吃喝玩乐又进步了很多,很多餐厅都用iPad点菜,好吃好喝的真是太多了。比起在亚特兰大吃上刘姐的包子就觉得是幸福了,回来后吃上的进步那是天壤之别。北京最近又有很多综合体建筑,吃喝玩乐都不用走出地铁,那可是真方便啊。总之,以我自身的经历来说,海归是个正确的选择。我的薪水没有少,发展平台更大,周围的人更拿我当回事,吃喝玩乐在生活里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自己的文化里觉得更自在一些,生活幸福指数明显提高。比起在亚特兰大好山好水好寂寞的高风险高失业率的建筑公司打工,回国工作是条正路。

闲言碎语,不想影响其他人做决定,但我总觉得有一些人和我一样,习惯了美国的生活很难去再选择。我是想以我的海归的经历和观念的转变告诉你:中国在进步,没有我们担心的那么可怕,如果你想要回国,那趁早吧。

今天年三十儿了,祝大家蛇年幸福,同时也谢谢曾经在亚特兰大帮助我很多的清华校友会和朋友们。大家都要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