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品质,生活环境,与生活风格

来源: 2012-10-10 13:15:51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题目起得太大,注定虎头蛇尾,主要是看到置顶贴有感而发。这个帖子同海归海不归无关,一如既往地,我从不鼓动陌生人不归,也不鼓动海归,因为这个决定实在很私人。

精算师真的很强大,真心佩服,我从小就对认真的人服气。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记过账,有过几次冲动,最后都是懒惰的理智战胜了感情。所以我这样的注定成不了富人。

我们总是希望生活越过越好,就是提高生活品质。但是不同的生活环境与人文环境,因为生活风格不同,对于生活品质的判断也还是会有区别的。一般来讲,人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随着时间会越来越高,生活当中做出重大改变,就需要对保持或者提高原来生活品质的能力与可能性作出评判。

假如说一个人觉得田园风光,怡情山水是必需的生活环境,那么这一点就上升到生活品质了。搬到上海,或者搬到纽约巴黎东京,都是一样不可行的。但是如果一个人的灵活性适应性比较大,生活品质对他来讲可能就是有能力作他想做的事情,买他想买的东西。那么这样的人,可能更容易因为事业等的原因,作出生活环境的不同选择。

物价肯定是生活品质的限制,但是单纯的比较物价并不见得说明问题,因为有东西贵肯定同时也有东西便宜。喜欢户外活动的,或者对户外活动至少不反感的,如果生活在美国郊区,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很多 - 爬山,钓鱼,打枪,滑雪,高尔夫等等。如果喜欢并且生活在市区,那么就尽可能多的享受各种饮食,人文艺术环境等等。这样的大环境,个人是无法做出改变的,要么适应,要么就是搬家。老是因为不能达到的东西而耿耿于怀,那就是同自己过不去了。

在上海市区,要住北美大多数地方那样的独立大屋,那是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可能的,同样的,在纽约或者巴黎可能性也较小。在上海,尽管各种饮食应有尽有,而且西餐也是相当丰富,但是要同纽约比,还是逊色很多的,因为各种风格尤其是中低价格的比较正宗的各国食物,相对来讲还是选择少得多。同样的道理,中餐的正宗,KTV的装修,保姆司机的便宜,这些东西如果是你生活品质的完全定义,那么无论如何是不能出国的。

现在不再是一个宗族几百上千人住在一个地方的年代了,我们也应该更加 open 一点。生活在一个地方,就尽量享受能够享受到的生活品质,而不是纠结于过去以为最好的东西,因为不同的环境毕竟风格不一样。不然的话,我们可能天天欢天喜地地喝着麦乳精,吃着中冰砖:)

祝大家天天提高生活品质,不过要注意饮食结构与身体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