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是先把世界上的人种都搞清楚了,再来谈论世界历史吧!

来源: 2012-01-04 04:00:11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你还是先把世界上的人种都搞清楚了,再来谈论世界历史吧!

在基因科学兴起以前,人种的区分主要是通过研究人类的外貌体征,例如:人头骨的指数、发色、肤色、眼瞳颜色、身体比例等,来区别全球的人种的,也就是区分为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棕色人种共四大人种,这就“体质人类学”,属于传统人类学的范畴。

但是,传统的人种分类方法并不是很可靠,因为人类的外貌体征是要受到环境选择的影响,完全按照肤色、发色等外貌体征来区分人种,并不能够真实地反映人种上的区别,以及他们的来源。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对DNA分子的直接研究成为可能,一种新兴的人类学出现了,这就是“分子人类学”,即利用生物学DNA技术来研究世界各人群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对于父系遗传的Y染色体DNA的研究,以及对于母系遗传的mtDNA的研究,而Y染色体DNA(研究的片断)和mtDNA在遗传上都不受环境选择的影响。

简言之,“分子人类学”是通过研究人类的的遗传信息来分析世界各人群的起源,以及人群之间的相互亲缘关系。并且,“分子人类学”的研究成果也是支持“现代人起源于非洲的假说”的。

“分子人类学”对于人类Y染色体DNA单倍群使用了英文字母排序,一般来说,排在字母顺序前面的,比较古老;而排在字母顺序后面的,则比较年轻。而字母挨得比较近的,亲缘关系比较近;字母相距比较远的,亲缘关系也比较远。

比如:C和D,就比J、O、Q、R要古老得多;而C和D的亲缘关系比较近,Q和R的亲缘关系也比较近;但是,C(或D),与O(或R)的亲缘关系则很远。

世界上各个人群的常见Y-DNA单倍群:

东亚地区:

中华民族:(华夏文明)
主要是O (汉民族主要是O3、苗瑶族O2、百越族O1)

藏族:
O+D的混血,约各占一半,属于双起源

朝鲜族:
O+C+D,主要以O为主

日本大和民族:
O+D的混血,接近各占一半,属于双起源

蒙古族:
C+O,主要以C为主

欧洲国家:(西方文明)

欧洲人主要是R,又可分为两个分支:R1a和R1b。

西欧人主要是R1b;而东欧人、俄罗斯人、(还有印度人)主要是R1a。
另外,存在一定频率的欧洲原土著基因I;
和来自中东的J、E1b1b;
以及来自东北亚和西伯利亚的N。


威尔士:R1b占82%,R1a占2%,,I占7.5%。
爱尔兰:R1b占79%,R1a占3%,I占13%。
苏格兰:R1b占72.5%,R1a占8.5%,I占14%。
英格兰:R1b占67%,R1a占4.5%,I占21%。
法国:R1b占61%,R1a占2.5%,I占16.5%,J占7%。
西班牙:R1b占69%,R1a占2%,I占7%,J占4%。


意大利:R1b占49%,R1a占2.5%,I占6.5%,J占20%,E1b1b占11%。(古罗马人的混血比例比较高,尤其是意大利的南部,主要是来自中东的J,而意大利的北部R的比例高一些)
希腊:R1b占12%,R1a占12%,I占15.5%,J占27%,E1b1b占27%。(希腊人的R比例并不是很高,古希腊文明并不是纯粹的R创造的)
克里特岛:R1b占12%,R1a占8%,I占10%,J占47%,E1b1b占12%。(最早的希腊文明--“克里特文明”的创造者其实并不是R,而是中东的早期移民J)


德国:R1b占44.5%,R1a占16%,I占22%,J占4.5%,E1b1b占5.5%。
荷兰:R1b占53.5%,R1a占6%,I占25.5%,J占6%,E1b1b占4.5%。


丹麦:R1b占44.5%,R1a占12.5%,I占36%。
挪威:R1b占28%,R1a占28%,I占37%。
瑞典:R1b占21%,R1a占23.5%,I占44%。


波兰:R1b占16.5%,R1a占56.5%,I占16%。
俄国:R1b占6%,R1a占46%,I占15.5%,N占23%。
立陶宛:R1b占5%,R1a占38%,I占13%,N占42%。


芬兰:R1b占3.5%,R1a占7.5%,I占29%,N占58.5%。


土耳其:R1b占15%,R1a占7.5%,I占5.5%,J占33.5%,E1b1b占11%。


中东地区:

中东土著民族主要是J,其中,古巴比伦人(中东的“两河文明”)J2,犹太人J2&J1(犹太教文明),阿拉伯人J1(阿拉伯帝国文明)。


现代伊拉克:J2占27%,J1占31%,E占11%,R1b占11%,R1a占6.5%,T占有7%,G占3%。
现代伊朗:J2占12%,J1占10%,E占4.5%,R1b占6.5%,R1a占16.5%,T占有3%,G占10%。


现代埃及人:E占有40%,T占有8%,G占有9%,J2占有11%,J1占有21%。(古埃及文明)


印度人的混血也比较多,主要是R1a(印欧),J2(中东),L(土著),H(土著)等。(印度文明)


美洲印第安人的血统很单纯,基本上都是Q,仅有少量的C。(美洲文明)

--------------------------
附:人类Y染色体DNA单倍群谱系树(Y-DNA haplogroup tree),以及最典型的人群。(在此谱系图上,排在前面的类型越“古老”,排在后面的类型越“新”。离得越近的人群,亲缘关系越近;离得越远的人群,亲缘关系也越远。)

所有走出非洲的人群,都带有M168的突变点。人类走出非洲没多久,相继突变成四个分支,C(距今5万年)、D(距今5万年)、E(距今5.4万年)、F(距今4.8万)。
< C(蒙古人、澳洲土著)
< D(安达曼群岛人、藏族50%、日本人35%)
< E(一部分在非洲,一部分在中东、地中海);
< F(又叫欧亚人群,全世界80%以上的现代人都有这个共同的变异点)。从F中又分离出,G(距今3万年)、H(距今3-4万年)、IJK(距今4.5万年)。
《 G(高加索地区)
《 H(吉普赛人、印度土著)
《 IJK又分出,IJ(距今3.8万年)、K(距今4万年)。
*** IJ下面的分支,I(距今2.5万年) 、J(距今3万年) 
------I(欧洲土著)
------J(中东民族)
*** K下面的分支,L、T(距今3万年)、MNOPS(距今3.6万年)
------L(印度土著)
------T(在中东、地中海、北非等地较低频分布)
------MNOPS下面的分支,M、S、NO(距今3万年)、P(距今3.2万年)
-------->M(新几内亚土著)
-------->S(新几内亚土著)
-------->NO下面的分支,N(距今2.1万年)、O(距今2-1.7万年)
==========>N(芬兰人60%)
==========>O(中华民族,越南、泰国、缅甸等东南亚民族)

-------->P下面的分支,Q(距今2.3万年)、R(距今2.8万年)
==========>Q(印第安人)
==========>R(欧洲人、印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