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平均寿命81.08岁 媲美发达国家(图) (图)

来源: 2009-05-10 04:32:25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上海人平均寿命81.08岁 媲美发达国家(图) 2008-04-23 08:15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陈辉楠  进入论坛 共 0 条评论   上海人平均预期寿命走势及60岁以上人口年龄构成。制图赵佳峰   上海人去年的平均预期寿命比上年又有所增加,达到了81.08岁,其中男性78.87岁,女性达到了83.29岁。在昨日举行的2007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检测统计信息发布会上,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终身教授、上海市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桂世勋表示,上海人平均预期寿命在发达国家中已名列前茅。   根据桂世勋所掌握的数据,较发达地区的平均预期寿命女性为80岁,男性为73岁;美国男性平均预期寿命为75岁,女性为80岁;最长寿的国家日本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6岁,男性为79岁。   与此同时,根据昨日所公布的数据,上海去年百岁老人数量达到了758人,比上年增加了78人,增长11.5%,其中,女性595人,男性163人。浦东新区是拥有百岁老人最多的区,其次是徐汇区和南汇区,分别有百岁老人99人、79人和61人。在排行前10位的百岁老人中,男性百岁老人只占2位。   截至2007年12月31日,全市户籍总人口1378.86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86.83万人,占总人口的20.8%,其中,静安区、卢湾区和崇明县是老年人口最多的三个区县。   根据昨日发布数据,上海老年人口高龄化发展迅速,2007年底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比上年增加了3.46万人,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比重由2000年的12.4%提高到了去年的17.5%。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独居老人逐年增长,去年上海“纯老家庭”人数达84.37万人,比2004年增加了13.41万人;其中单身独居老人19.3万人,比2004年首次统计增加了2.74万人。 http://sh.xinmin.cn/shizheng/2008/04/23/1125810.html ---------------------------------- 解放六十年,上海人平均寿命增加37年 上海市人口平均期望寿命已达81.28岁,女性比男性多了4.44岁。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上海市民的三大健康指标均有了新的提高,领先全国,并继续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三大健康指标分别为人口平均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以及婴儿死亡率。据上海市卫生局局长徐建光介绍,上海男性平均期望寿命为79.06岁,女性为83.50岁;而1978年的上海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为64.05岁,上升了17.23岁;孕产妇死亡率12.36/10万,而1978年这一指标为21.85/10万;婴儿死亡率为千分之5.6,较1978年的千分之15.50已大幅下降,其中上海户籍的婴儿死亡率指标为千分之2.96。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关系民生的大问题。 在网上查了一下,上海解放初期的1951年,平均寿命才44.39岁,整整比2009年寿命短了37年,这不是一般的37年,延长37年寿命的历史飞跃,整整跨越了我们中华民族几百年的历史,远的不说,就改革开放这三十年我们阿拉上海人的平均寿命就延长了17年。真切地记得,还在我17岁时刚进厂当学徒工时,我的师傅只不过四十多岁,五十岁都不到,但是无论从脸上、从肤色、从走路的样子怎么看都像现在的六十多岁的老人,这还不是个例,当时那个年代的人就是显得格外的老气。生命不仅仅是数量的增加,更主要的生命的质量。我还记得,去年我还刚开始打羽毛球时,公司里一位年轻的员工告诉我说,像你这个年纪还能这样的奔跑打羽毛球还真不容易,我的公公婆婆年龄比你小,但已经显得老态龙钟,更不用说打羽毛球了。当时我听了心里还美滋滋的。今天上午和公司的一位副总到镇政府打乒乓球,打完球回家的路上,一位书记对我说,像你五十多岁的年纪还能这样连续打两个小时的乒乓球,的确不容易,可能和你平时坚持锻炼身体有关。听完他的话,当时我在想,在认真的思考,五十多岁的人到底是应该怎样的? 不过我想在六十岁退休之前,像这些诸如乒乓球和羽毛球之类强度不是最高的体育运动,连续运动一小时和半小时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否则,太悲哀了,如果只是一味的延长寿命,而生活的质量却差强人意,也未免太遗憾了吧。看看比较我周围的同龄人,我们这代人真幸福,我们还没有像我们的师傅们那样的衰老。 生命在于运动,生活在于安逸,现在理解,在感性上可能更深了一步。 http://www.shlxhd.gov.cn/lxbbs/read.bbscs?action=topic&id=bd01c1e91f957e26011f990b935121f1&bid=75&fcpage=3&fcaction=index&tagI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