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长辈亲戚,前些日子过世了。 我想说说他和他一家的故事。
他十几岁在上海的一家私人工厂当学徒。 没上过学, 但脑子聪明, 手巧。 他说过一个故事, 说是刚解放那会, 工厂接了军队的一个活,军代表到厂里来, 看到大冷的天, 这么个小学徒, 衣服穿得很少, 手冻得通红, 就把老板叫来, 训了一通。 吓得那老板以后对他特别照顾,就怕军代表再来。 后来工厂并到了造船厂。 再后来, 他因为工作出色, 做了几件技术创新的事,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
到了结婚的年龄, 娶了个崇明乡下女子做妻子, 生了三个儿子。 很长时间, 因为妻子没有上海市户口, 找不到工作, 就一直在家带带孩子, 做做饭。 和其他有双职工的家庭比起来, 他们家的经济条件就一直比较差。 早年上海的家庭住得都比较挤,很多家庭都会搭个阁楼。亲戚中有需要搭阁楼的, 第一个想到他。 他总有办法弄到些角铁, 木板什么的。 三下两下就把阁楼搭好。 他也没别的要求, 烧点好菜, 热上一壶黄酒, 招待他吃一顿。 有黄泥螺就更好。 临走再送他几包上海或凤凰牌香烟就行。 抽烟喝酒估计是生活中最大的乐趣。 说到他的手巧,我考大学那年, 他碰巧到我们家来, 看我在昏暗的灯光下看书, 也没说什么。 过了些日子, 居然拿了个自己手工做的台灯给我!
三个儿子, 都不是读书的料。 老大先去当了几年兵, 是工程兵, 据说很苦。 打坑道一不小心就会死人。总算他没事,没死没伤退役回家, 到一家工厂做了烧锅炉的工作, 挺知足。 后来工厂不行了, 又找到给大娘水饺送货的工作, 一直干到现在。老大继承了父亲能喝,能抽的特点, 乐观, 知足。 可惜没有一丁点他父亲心灵手巧的天分。
老二小时候游手好闲, 老跟一帮小混混在一起, 结果在80年代严打时给抓进去, 判了九年。 说起来挺冤的。 是其他人抢了人的钱, 然后塞到他手里, 他稀里糊涂成了同案犯。 但什么事有好有坏。 进了监狱, 在监狱里劳动还算学了门手艺和一些知识。 因为表现好, 五年后放出来了。出来后明显成熟了, 懂事了。 但 因为有前科, 正式的单位没人要他。 家里正发愁, 怕他因为没有工作, 又走老路的时候, 崇明亲戚介绍了一门亲事。 那家三个姑娘, 没有儿子, 想找个上门女婿。 你情我愿 , 就做了人家的上门女婿。 这些年崇明发展得很好, 老二家盖了楼房, 买了汽车, 日子过得很红火。
老三顶替了父亲, 进了造船厂, 做了电焊工。 老三不喝酒, 不抽烟。 做电焊很肯学, 很快成了组里的尖子。 由于焊接技术高, 一些关键的, 重要的活一定有他的份。收入也是越来越高。 去年刚买了汽车。 大家看到最近几年海军不断添新的舰艇, 里面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前些年房子拆迁, 除了十几万的动迁款, 他们问亲戚朋友再借了点钱, 买了个一百多平米的房子, 按现在的市价, 至少也值三百多万吧。
这位长辈从工厂退休后, 和原来厂里一起退休的同事在外面接活,挣外快。 一直到七十几岁,还骑个摩托车在外面风里来雨里去的干活挣钱。
这是上海普通工人家庭的生活。 日子确实是越过越好。
http://bbs.wenxuecity.com/mychina/759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