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作者小题大做,然后楼上有些回复存心也不善
首先,这个钢材不是啥了不起的东西,承受17大气压的结构性钢材太常见了,低碳合金钢而已。而且17大气压已经给了工程余量。实在不行加大壁厚也没什么。4000吨170万美元,自己算算都知道,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170万美元够不够日本20个工人的工资?这么一算就知道,这个合同完全够不上超级钢厂重视的。选日本特种钢生产企业的低端产品,明摆着是膜拜外国,暗地里是信不过本国的产品。过了十多年等日本特种钢铁出新闻了再往上套,我看有些牵强。
这只是一个低端产品小合同不达标而已。由此一例我看不出能推出日本人造假来由已久的结论。做这样推论的人逻辑不够严谨。再由此推向别的话题就是存心不良。如果要是说日本人论文作假,比如小岛芳晴子之类,然后发现是普遍现象,那么再做结论也不迟。其实日本钢这次已经是多年连续性系统性作假了,再扯别的不相干的东西未必能痛打落水狗,反而可能是帮忙搅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