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讲到夏利,之前的天津大发,同是天津市汽车制造厂的东东,非常成功

来源: 2016-08-05 14:18:55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导致一阵满街黄面的哈哈

天津大发TJ110(原型车——大发Hijet)

 1984年9月25日22:05,我国第一辆由中日合作生产的微型汽车在天津市汽 车制造厂顺利开出生产线。第一批天津大发是进口日本零件在中国组装,装焊、油漆、总装、质检,一共只有8个人参加装配。在 1984年最初生产的两三个月里,总共只生产了几十辆车。由于市场反应良好,大发车的生产慢慢走上了轨道。

由于市场定位准确,价格合理,大 发车很快就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认可。“要发家,买大发,发发发!”上世纪80年代末,这则广告曾经在中央电视台播放过。仅从字面上,已经显示出了大发车当年 的火爆态势已经席卷全国。由于产品供不应求,加上车贩子从中炒作,天津大发的价格从定价2.8万炒到5.2万

提到“面的”市场的另一款主力 车型,天津大发的名字相信很多人仍然记忆犹新。“要发家、买大发、发发发!”这句曾经在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广告想必已经没有多少人记得了,但从广告语中能明 显感觉到天津大发在当时人们心中的地位。天津大发的原型车为日本大发(Daihatsu)旗下一款名为Hijet的微型厢式货车。

1981 年3月,Hijet(S65)在日本正式上市,起初Hijet装备了排量为547毫升的两缸发动机,最大功率为28马力(21kW)/5500rpm,最 大扭矩41N·m/3500rpm,后又推出了547毫升的两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和排量为843毫升、993毫升的三缸发动机。Hijet的车身尺寸为长 3195mm,宽1395mm,高1660mm,轴距1820mm。

虽然从技术上来讲,大发Hijet在当时谈不上先进,但低廉的价格和良 好实用性是其最大卖点,这些特点刚好符合当时中国出租车市场及国民车的需求。1983年,天津微型汽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成立并赴日本考察,最终选定了 日本大发汽车公司生产的Hijet 850微型面包车和Charade轿车。

1984年,天津汽车厂从日本引进了大发的总装生产线并开始生 产大发Hijet微型面包车。国产后的车型命名为天津大发(华利)TJ110,该车搭载排量为843毫升的三缸发动机,最大功率 29kW/5500rpm,最大扭矩59N·m/3200rpm,装备4速手动变速箱,整车质量为760kg。最初的天津大发采用CKD模式生产。 1987年,第一辆天津大发出租车就出现在了天津市街头。几年后,仅天津市就有5万辆“黄大发”挂上了出租车的顶灯行驶在街头巷尾。

“夏天 热、冬天冷”的大发已经不适宜市场的需求,逐渐被淘汰并远离人们的视野。北京市由于整治市容从94年开始淘汰面的,安全性差,车身高,稳定性差,排放不 好,99年“面的”全面退出出租市场,大发车完成了自己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功成身退,02年天津大发停产。如果你在马路上还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你是否会由 衷的来一个会心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