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先把概念搞搞清楚
这是一个永无休止的话题,凭着中学物理再加上4年大学物理本科还有研究生物理教育,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跟你说说撞车时人受伤的物理过程。
P = MV 是什么?是动量,安全性考虑的是什么?不是动量而是撞车时人身所受的冲击力的大小,是两车的动能,0.5mvv在相撞时转化到人身上的能量而造成的冲击力,这两个动能如果100% 传递到人身上的话这安全性就是零,所以为了人身所接收的能量减少到最低就要先尽量把能量消耗掉,所以就在车上设计了溃缩区,像跳高的软垫吸收运动员的势能一样吸收两车运动动能,同时为了防止车身变形挤压人体在乘客舱里还有一个刚体的笼子减少车身变形以保护乘员。
现在来看看大小两车相撞,这时动能有一部分转化为挤压力,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两车受力相等,可是大车质量大小车质量小,F = ma,于是大车速度变化小,小车速度变化大,这样大车里的人所受的加速度就小,作用在人体身上的外力甚至内脏的加速度(别跟我说这是减速度,物理学里没有减速度这词,只有负加速度)引起的内力就小,所以小车乘客吃亏。
至于硬车优于软车那是一个相当于刚体的物体和一个铁盒相撞,当然是后者变形大。
这就是撞车时人体受伤程度不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