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与奴性
在中国,轿车不给行人让路是天经地义的.车过来了,老远朝你嘀一喇叭,算是照顾你
;从你身边开过去,再回头骂你一句"找死",也属正常.不仅如此,如果轿车与行人发生
碰撞,如果行人没死,开车还可能从轿车里下来把行人暴打一顿.轿车与轿车之间等级
也是很明确的.如果夏利车和奔驰车碰撞,挨打的一准是夏利车司机.真正的高级轿车
,连交通警察都要礼让三分.看见违规轿车你就去查,不认车牌和车的高级程度,轻者
挨拳脚,重者丢饭碗,甚至丢了小命.为什么叫轿车呢?因为它和历史上的轿子一样,一
直是权贵和地位的象征.几千年来,从来都是轿子过来了,鸣锣开道,行人让开.断没有
轿子给百姓让路的道理.挡了大人的轿子,往往不等轿子里的主人开口,抬轿子的就老
远告诉你:"大胆奴才,再不让开,我一脚踹死你,如同碾死个臭虫",如果还不让开,轻
者挨鞭子,重者就是自己找死.轿子和轿子当然有不同.四抬轿子如果和八抬轿子相遇
,前者早早让路.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明白了为什么越贵的轿车,在中国卖的越好.买个
普通面包车是消费,买高级宝马车就是提高地位.而这种提高,不仅仅是心理上虚幻的
感觉.而是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实惠:给你让路的多了,强迫你让路的少了,找你麻
烦的少了,对你点头哈腰的多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地位.如果把我们想像成一群从上
到下爬在树上的猴子,自己的地位就是:上面我必须闻多少猴子的屁股,下面我可以给
多少猴子闻我自己的屁股.
千百年过去了,我们从树上跳到地上,轿夫换成了橡胶圈,但我们在树杈上的位置没有
忘,往上爬往下踩的本能没有忘.即使漂洋过海,进了洋学堂,有些人也不忘抬着那心
里的轿子.